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159|回复: 17
收起左侧

[社会] 河南雨水种田需交自然水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0 17: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2年07月10日07:08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看着这标题不得不让我联想到“风”是国家的,“太阳”是国家的,现在天上下的雨也是国家的。

此前就曾报道,东北某省规定,太阳能源属国有资源;晒太阳是需要上税的,让人捧腹皆笑。这不,河南的又来了,靠天上下的雨水种田,也得交自然水费,这可说明了“天上下的雨也是国家的,需要付费。”。“天朝”的貌似还真不是老百姓瞎给的。


马纪朝

原本默默无闻的河南省边缘小镇黎集镇,因一则“向当地百姓收取自然水费”的消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7月4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报道,黎集镇农民用天上下的雨种田,却被告知需要交纳自然水费。

7月9日上午,《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赶赴黎集镇采访发现,荒唐水费背后,暴露出的是乡镇财政日益困难的窘境。

“创新”的灌溉水费

黎集镇洪塘村村民张小杰告诉记者,2010年之前,当地确曾收取过自然水费,每人30元,但2010年后便没有再收取。

同属黎集镇,与洪塘村相邻的卧龙村村民赵文堂则透露,该村目前仍在缴纳该笔费用,但收费方已经发生变化。2010年前,这笔费用由黎集镇负责收取,2010年后,突然改由卧龙村委会集体收取后上交黎集管理处。

黎集管理处与黎集镇政府无任何下属关系,黎集管理处是固始县水利局设立的一级水利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流经黎集镇、石佛镇等周边7个乡镇的水渠与耕地灌溉收费。

石佛镇与黎集镇毗邻,该镇村民陈香红告诉记者,目前该镇仍在按照30元/人的标准收取灌溉费用。“从2005年到现在已经七年了。”

张小杰称,黎集镇也是2005年开始收费的,收费工作同样不顺利。2008年,时任黎集镇镇长曾垂有“创新”了收费形式,将水渠的灌溉收费工作跟农民的国家粮食补贴挂钩,当地农民需要同时出示由当地乡镇开出的水费交迄条子,才能领到粮食补贴。

2010年10月,国内多家网站曝光此事,随后,迫于压力的黎集镇取消了部分村庄的自然水费收取,并改为自愿缴纳,即,如果想要使用水渠的水灌溉,就需缴费;如果不愿使用水渠的水,靠天上下的雨灌溉,就不收费。

水费标准争议

记者采访发现,关于自然水费,当地政府与部分村民之间有不同的理解。

固始县水利局副局长葛昆对记者表示,固始县收取自然水费,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

与河南省多数地市以种植小麦为主不同,包括固始县在内的信阳市,却以水稻为农作物,因此对灌溉用水的需求特别大。

为了保证固始县的稻田用水,固始县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主干渠,并分别从梅山水库、鲇鱼山水库购入了大量库水,以供当地农民灌溉之用。

梅山水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按照安徽省物价局出台的农村水利工程水费收取标准,固始县水利局需要按照每百吨5.6元的价格,向梅山水库缴纳灌溉用水费用。黎集镇与石佛镇农民所用的灌溉用水,多来自梅山水库。

但缴费标准的不统一和每年雨水量的多寡,引起了部分村民的不满。

部分村民认为,固始县水利局就应该按照每百吨5.6元的标准向村民供水;而且,遇上雨水丰沛的年份,村民真正用到梅山水库的数量很少,应当适当降低费用。

当地政府则以设备简陋和手续繁琐为由,拒绝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当地村民由此认为,镇政府有借此敛财的嫌疑。

一位石佛镇村民算了一笔账,按照全镇4万人计,石佛镇每年能收取自然水费120万元,而实际上,固始县水利局每年收到的该笔费用仅为50万元左右。

同样的差额也存在于黎集镇。固始县水利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11年,黎集镇向该局缴纳的自然水费总额仅为5.7万元,而如果按照2008年该镇总人口七万人计,当年该镇可收取自然水费210万元。

乡镇财政压力巨大

另外一个事实,却是黎集镇政府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双输局面。

张小杰告诉记者,由于2010年之后,黎集镇政府不再强制收取该项费用,他的5亩多稻田重新回到了古老的“靠天收”局面,逢上风调雨顺的年份,还能得个好收成,摊上雨水欠缺的干旱年份,也就只好望天兴叹了。

“去年一直不下雨,水稻减产了三成多。”张小杰说,这种现象再次打击了当地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单靠种田,连小孩学费都缴不上。”

这些不愿为土地投入的村民,正将土地再次推入接近荒芜的局面。

而缺少了相应收费的黎集镇政府,则不得不面临财政压力日益加大的局面。

黎集镇党委书记张健刚表示,虽然每年上级财政部门都给黎集镇拨款近百万元,但这些仅够支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其他诸如路灯维修、卫生清理等管理费用,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事实上,财政困难的现象在河南尤为严重。一些缺少财政收入渠道的乡镇,突破政策红线,闹出过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

据2008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河南省漯河市的裴城镇便曾出现“农民收割自己家里的玉米,还需向镇政府缴费办证”的怪事。

取消自然水费收取的黎集镇,也因少了一大笔收入,不得不寻求新的财政收入途径。张健刚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采用招商引资、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化以及变卖镇属旧资产等方式,拓展黎集镇财政收入。(应被采访者所请,文中所涉村民为化名)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7: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这就叫苛捐杂税,也叫收刮民脂民膏。
     
发表于 2012-7-10 17: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还有什么没想到的名目啊。。。。[s:374] [s:374] [s:374]
     
发表于 2012-7-10 17: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s:251][s:374][s:325][s:322]
     
发表于 2012-7-10 17: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当官的下课[s:377]
     
发表于 2012-7-10 17: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王保长传看多了。
     
发表于 2012-7-10 17: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风雨雷电看来都要收费了,社会发展真快
发表于 2012-7-10 17: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们呼吸的空气不知道啥时收费哦
发表于 2012-7-10 17: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收费勒名义撒子都想得出来
     
发表于 2012-7-10 18: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今后打庇, 应收''污染空气''费 [s:37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