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以竹柳、泥鳅繁殖为特色产业的古溪镇水磨村,是“百村百园”首批20个启动村之一。目前,潼南已为该村规划了环线公路、蓄水围堰、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幸福农庄等建设项目。图为村支部副书记欧平介绍竹柳基地发展情况。记者 周雨 实习生 李娜 摄6 ?, @* G% G8 X+ `# M5 e
8 i; u& _, n' z5 q |6 ? 华龙网讯 (记者 周雨 实习生李娜)产业特色鲜明、庭院风格独特、致富能力较高——未来5年,潼南将打造出100个具有“花园式”环境与“一村一品”特色的行政村。日前,该县启动“百村百园”工程,太安罐坝、崇龛白沙、古溪水磨等首批20个村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Z! n2 c& l4 T B \' V5 ?
+ \ Z" X# k7 F; n7 S “效益与特色是‘百村百园’的核心!”潼南县农委主任唐邦富说,该县打造的“百村百园”,既要大幅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设施与居住环境,更要大幅提高青蛙养殖技术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这将是潼南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平台。( l1 z5 r' w- w) [4 r! a
E) E- ]3 ], g- V2 e- T' V: G 近年来潼南通过大力打造“西部菜都”,已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全县已建成30万亩核心蔬菜基地,年种植面积达到了90万亩(包括复种)。另外,还形成了26万亩稻油连作基地、100万头生猪养殖规模,以及七彩山鸡、莲藕、泥鳅等众多特色种植与养殖产业。
. _0 @" t3 a) J2 P5 N' ?* x5 a - m- @/ K1 T2 W+ D4 J7 P
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潼南目前遇到了诸多制约“瓶颈”: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农村地区因交通、水利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机等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缺乏足够的龙头企业带动,致使产贸工联系不紧,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三是特色不鲜明,缺乏品牌影响力,农业竞争力不强。6 g6 s; s4 Q# ~4 [3 p, L* Y# _+ w7 j
: t+ Q/ B* v k+ O" ], G! o! u 潼南实施“百村百园”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破解这些“瓶颈”问题。根据规划,这100个村,将建立10个1000亩以上优质粮油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1000亩以上生态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20个1000亩以上标准化果品生产基地,20个标准化畜牧生产基地(畜牧养殖小区),40个1000亩以上高标准蔬菜生产园,让每个村都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 ?% A$ r% g' M: h# c
* E( F6 v' n6 P0 A- g 为推进这些基地建设,潼南将采取综合整治、整村推进的办法,解决各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各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他们还将采取引进龙头企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办法,提升各村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品牌影响力,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提升农业产出效益。
% G6 n4 E0 H# Y0 {' X% u0 c 8 q! J. G, v8 c* M0 |+ U; L
另外,该县还将结合宅基地置换、地票补助、农户自筹等多种方式与渠道,在每个村建设3-5个居住相对集中、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小区,并根据各自实际打造出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民俗型、文化型、生态型等特色风貌,一村一个特色。* x' L# n" K! j' F/ v- C
, n0 W3 s; |* V 潼南县农工委书记廖中银说,为确保“百村百园”工程的顺利实施,潼南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角”的办法,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百村百园”建设。其中,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整合农业、水利、扶贫、蔬菜、畜牧、林业、合作经济、国土、交通、建委、环保、农综开发等各种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百村百园”,预计政府各部门的项目投入资金,平均每个村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0 G+ g! i3 e0 @0 f; m* ]2 i
* C/ j6 S( S7 ~$ A6 |. B%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