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79|回复: 6
收起左侧

古溪下石村农民 竹编编出致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2: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古溪下石村农民 竹编编出致富路
本报记者 李云喜
竹子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植物了,在我县农村,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到处都是竹子的身影。俗话说,物多而贱,没有人把竹子当回事。然而,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竹子,古溪镇下石村的农民却把它当成了发家致富的宝贝,他们利用传统的竹编手艺编织竹席,靠着这一根根竹子走上了致富道路。
“从1987年开始,我和妻子在农闲时间从事竹编手艺,现在仅卖竹席一项纯收入就达10多万元,家里不仅盖起了楼房,还置全了家用电器,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日前,记者在古溪镇下石村采访时,人称“竹席王”的李文学说起了他家近年来从事竹编手艺致富的变化。
李文学告诉记者,他家祖祖辈辈擅长竹编手艺,以编竹席最为拿手。他7岁跟哥哥李和平学习竹编,经过20多年的磨练,什么划竹条、编农具、打席子,竹编手艺无一不精。他的妻子陈婷也是村里数得着的“女蔑匠”。夫妻俩一起种竹子,编席子,配合十分默契。李文学说:“我俩速度很快,一天能编两床半竹席,如果赶货,每天能编三床。”他俩编的竹席除销往邻近的米心、玉溪、群力等镇外,还远销四川蓬溪等地。每到夏天,很多竹席贩子都要上门来收货,他俩编的竹席供不应求。
“利用农闲时间,我俩每年都要编织300多床竹席。一年少说也能挣两万多元钱,除去成本,净赚一万五六没问题。”李文学自豪地说。
下石村地处干旱山区,人均仅有1亩瘠薄地。由于自然条件严酷,加上种植业单一,全村人均农业纯收入一直不足千元。编织竹席在下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世代相传,老少精通,是当地群众实现创收增收的主要渠道。每当农忙前后,各家各户老老少少齐上阵,忙于编织。现在全村有150多户农民从事竹席编织,年加工竹席近5万张,年产值达200多万元,户均收入1万多元。
“农闲编席忙,投资少创收多。”古溪镇下石村党支部书记蒋明书一句话概括了村里的竹编副业。的确,当地农民利用农闲时节投入竹编生产,不但投资少,而且见效快、效益好,老少上阵,不误农时,一举两得,竹编“编就”了一条美好生活的小康之路。
潼南适宜多种竹类生长,竹资源十分丰富。这不仅为李文学这样的竹编大户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也为当地竹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致富虽是千难万难,但只要找准点子,想好法子,走好路子,致富门路也是千条万条,就象这小小竹子一样可以做出大文章。
古溪镇副镇长廖海峰表示,镇里将组织竹农成立一个竹编专业协会,向竹农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服务、培训,同时将竹农的传统竹编手艺与现代的工艺结合起来,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好的竹编产品,把竹编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发表于 2008-1-21 1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苏州
特色农业有发展的
发表于 2008-1-21 13: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佛山
古溪的来顶!
     
发表于 2008-1-21 13: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俺家会不会也买过他家编的竹席啊
发表于 2008-1-21 13: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就是應該多發展此類特色產業!!
发表于 2008-1-23 06: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市場能夠推開
发表于 2008-1-23 0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利用农闲时间,我俩每年都要编织300多床竹席。一年少说也能挣两万多元钱,除去成本,净赚一万五六没问题

不錯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