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刑辩律师的打拼史
& n8 S- \3 m; l+ G f) }! g9 G. @: X, [
邓云林,北京市京银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律师,执业12年。4月15日、16日召开的全国律师工作会议,触发了他对刑辩律师那荣辱冷暖的回忆。为此,他专门给本报编辑部写来了一封信。
: V3 B E8 Y4 \5 x5 [: f- S) j$ B3 B8 u5 a, a! Y0 N4 H- |
编辑室:2 t! D5 v9 T# {8 Q1 u% A1 r
1 f. j1 l7 i' p 全国律师期盼已久的新律师法将于6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进一步明确了律师的会见权。这对刑辩律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5 ~+ V+ G0 V I9 h- x+ A7 m5 D/ N, w/ H1 V, m7 C5 \
实际上,就在几天前,我就因为会见的问题碰了两回钉子。4月8日和14日,我和另一位律师携带会见手续两次前往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会见一个犯罪嫌疑人,此人名叫张秀武,涉嫌故意破坏文物罪。办案人员称,我们这里会见需要局长批,委托人也要到。主管负责人的答复更干脆:该案涉黑,任何律师都不能会见。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委托人茫然无措。" n0 |, _4 ~5 z( P! U
. \, W1 f! S0 ~. F3 _/ G9 e% s' J 其实,类似的情形我碰到过很多回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以外,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要在48小时以内安排会见。但在一些地方,随意拒绝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现象并不少见,其招数也是层出不穷,比如“会见需要批准”、“办案人员出差了”,“领导开会去了”等等。: T8 l0 n( A6 L! l8 n! t
9 I" x5 H% N# i5 _: I. P8 B4 T
回想当年刚刚做律师时,心里充满了新奇和憧憬,12年过去了,信念与现实发生的碰撞,让我感慨颇多。/ ~& H" ?) ~6 B1 R
1 p, w2 D/ f1 a9 P1 x- n! i1 j# N 1996年,凭着对法律的粗浅认识和执著,我不顾家人和朋友反对,辞掉了教师的工作,来到山西太原,当上了律师。
# @0 V( d2 Y4 ^8 N( d
9 z w1 Z2 W# l `8 ^7 y 刚做律师时,不能独立办案,先跟老律师学徒,到全国各地去办案,只为多学本领早日出徒,不求回报,不讲代价。别人不愿办的案件、律师费低的案件我都抢在前。8 A* v+ J5 x8 |& C+ c
( c) d$ J' A+ i2 ~7 x5 w 从事律师工作7年后,我决心到首都北京闯荡一把。先住地下室,吃工作餐,顶着炎炎烈日,往来于公司、个人和办案机关之间。又一个5年过去后,我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了自己的房产、汽车、律师所以及更大的精神收获———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a0 n( j4 p0 }8 K0 k
7 r [5 r0 j: F$ Y5 T
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我认为,做一名律师,物质条件的艰苦并不可怕,最可怕、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看到法律被践踏。0 o8 T/ M" ^: Q( R ? F, u
1 S+ v* r u: M& w, Z( o 3年前,河南某基层法院将一起民事纠纷以司法建议书的形式,要求当地公安机关以经济诈骗罪追究民事被告的刑事责任,因为原告是当地人,被告是外地人。结果,公安机关以经济诈骗罪立案侦查,一审法院也判决被告人有罪。我代理二审后,经过漫长的多次申诉和控告,这起案子才得以纠正,但国家赔偿一直未落实,因为牵扯到很多办案人员的错案追究问题。3 ]; |) |) I' J! X8 G4 h/ E
0 F1 W1 U. W4 _) L' v 我感觉,律师有时很渺小,如果没有运用法律的高超本领,就难以实践正义使者的诺言。6 P& U% R2 N, b* W) r2 X; Z
+ f8 z% i e$ r5 N9 E( s/ E5 N 即将实施的新律师法,对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诸多权利进行了完善和强化,对此,我拭目以待!
9 K5 ~) U2 G' P) @# W- h' p' _2 H) {6 C+ K6 g$ E' e
邓云林有感于2008年4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