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工作人员在船上实施放流。记者 欧胜涛 摄 本网讯 (记者 李云喜) “太好了,今后我们渔民可在涪琼两江打到更多更好的鱼了!”日前,参加涪江桂林段增殖放流活动的梓潼街道青岩村渔民张启海高兴地对记者说。
据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县渔政部门先后在涪江、琼江3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放流的鱼种有草鱼、鳊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等,共计152万尾,规格为10—14厘米/尾。“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我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天然水域内的许多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大幅减少,捕捞产量、个体重量下降,各类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濒危程度不断加重。”该负责人说,通过增殖放流,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渔业水域生物资源的品种结构,恢复天然水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保证渔业生产的持续发展,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对进一步恢复日益衰退的江河渔业资源,促进江河渔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我们渔民来说也是一件利好的事,希望渔政部门今后多开展这样的增殖放流活动。”张启海说。【责任编辑 陈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