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48|回复: 2
收起左侧

[重庆] 张建:一位执著于家乡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践行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8 1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张建:一位执著于家乡民间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践行者
2014-10-28 10:13    来源:潼南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建在太安小学课堂上,现场教授剪纸技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张建在小店中展示剪纸作品。记者 陈靖 摄
    经常出入凉风垭江南山庄二期的住户,一定对入口右侧的一位小店店主不会陌生。这位“生意人”和别人不一样,他不会在守店闲暇和其他人吹牛打牌侃大山,而是要么坐在电脑旁聚精会神的写东西,要么就在平整的冰柜盖上搞剪纸创作,常常是乐此不疲。
    他就是我县民俗文化爱好者、剪纸艺术家张建。
    张建今年43岁,从小因家中在上和镇经营书摊而与书籍结缘,与艺术结缘。成年后曾远赴沿海打工,从事工艺美术和机械制图等工作,因兴趣和当地众多民间艺术爱好者交流中,艺术造诣又得到大幅提升,现为县作协会员,著名民间艺术家。
    情系家乡搞创作 痴迷剪纸有建树
    “这幅叫《潼南大佛寺》的作品是两年前创作的,画面构思以写实为主、写意为辅,把景区各景点浓缩在其中。”张建拿出一卷白底红面的“卷轴画”展示开来。该剪纸作品长1.9米,宽0.8米,"八丈金仙"、七檐佛阁、“顶天佛字”和背后的定明山都清新可见,大至亭台楼阁,小至花草树叶,无不刻画精细、栩栩如生。
    “这幅作品是迄今为止我最巨幅的作品,历时3、4个月之久,每天抽出零散的看店空闲时间完成的。”这幅浸润着他辛勤汗水的力作,在去年“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中从数千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入围并获大赛入选奖。
    艺术的跋涉之路与很多成功之路一样,从来都不会是唾手可得。从识字开始,家中的一摞摞泛黄的杂志、连环画等,就成为了他艺术之路的最早启蒙。从开始的因爱成趣、毫无章法的模仿,到上初中后参加书画培训班得到名师指点;从深圳打工闲暇与志同道合有人交流学习,到回乡后自行设计创作反映家乡风土人情的艺术作品,一路走来,艰辛与成长相伴。
    “除了痴情于剪纸创作,我还对搜集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很感兴趣。”点开张建的QQ空间,参加志愿活动,搜集民间故事,用相机拍摄时间久远的农村老物件等,都是他的兴趣爱好所在。
    虽现在生活在城市,但多年的乡镇生活经历,让张建对农村的人和事始终有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也同时成为了他创作取材的沃土。
    淡看名利重传承 志愿活动显真情
    一张普通的红纸,到了张建手中,就能借助一把剪刀让它顷刻变身为一件剪纸艺术品。这样的高超创作技艺,熟悉他的人早已是深信不疑。在今年秋季开学后,太安小学等学校师生也有幸能目睹这一技艺,并能得到他的亲自传授和辅导。
    “张老师,你剪纸剪得这么好,有空也来教教我们的学生啥?”今年暑期,太安小学校长王超向张建发出邀请,希望他能担任该校校外辅导员,教授孩子们学习剪纸,这让他左右为难。
    4年前从深圳回乡后,张建一家靠经营日常用品的小店维持生活开销。妻子刘宇兰在帮助料理小店的同时,有空时还跑跑保险业务贴补家用。“这样的日子虽不富足,倒也平淡,我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看到他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也跟着开心。”刘宇兰告诉记者,张建中意的生活,当然还是比较自由随性,能有更多时间搞自己的创作就更好。
    “当时我正在写关于大佛寺传说的一本书,时间上还是有点紧。”如果答应去教孩子们剪纸,时间上肯定会花去不少。但想到能够给娃娃们从小以艺术的熏陶,洒下兴趣的种子,一定会对钟爱的剪纸艺术传承大有裨益的,稍作思考后,本身就是志愿者的张建答应每周四、五下午分别给太安小学和卧佛镇长兴小学孩子们免费上课。
    “看到那些娃儿们在观看了我的剪纸作品和现场示范后,那种欣喜和崇拜的眼神我至今难忘。”张建称,曲高和寡的称不上是真正艺术,只有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爱好者众多的才能繁荣昌盛。
    “作为一名为生计曾到广东等地打工的文学青年,在为‘稻粱谋’的同时,坚持在民间文艺的园地里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了乡土艺术的春色。”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县文联副主席张渝扬评价道。(记者 陈靖 实习记者 何建军 文/图)【责任编辑 马孝义】

     
发表于 2014-10-28 22: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肇庆
看到他的文字创作、习字练字、舞蹈等等,多才多艺的人才啊,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5: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这个艺术应该传承下去,丢失了真是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