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明显的问题,居然也能争论。那些奇奇怪怪的说法,不要以为潼南人都是白痴。明白人都知道,南线方案是最优的方案,也是最初的规划方案,有什么好争的。
& \/ k- h2 y; }4 F$ P. O9 m' S* K% s4 P; D0 R" ~
一高铁、一快铁分布在潼南主城区的南北两边,有利于潼南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
5 r2 c9 x6 Z! b
' D# z _7 E8 J* j高铁站布局在潼南涪、琼两之间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潼南地理中心地带、推动潼南加快发展、高效发展的作用能够最大化!
; C) F) {( [6 J! Q. f* w8 H. M, h+ }9 P- ~5 I2 K/ `
高铁潼南站最好建在G93南边离城区适当距离的位置,比如太安蛇形村一带、这样,能够兼顾潼南近、中、远期城市发展需要。 Z8 G Q: ?; P+ n5 \% Q6 H
# Y b8 \) M- @# C3 m' ]
图中红线是推荐方案,明显是以前的市郊铁路方案。个人猜测,这种方案应该是铜梁动作的结果,看看吧,基本上都是照顾铜梁西北部地区利益最大化的。
3 g* G1 }/ _0 Z
$ I B$ n3 ?( S" @* S1 k. G! z以前是市郊铁路这样走向,而兰渝高铁是从铜梁南到潼南的小渡入潼南境后经塘坝、太安、潼南南、潼南西到遂宁接绵遂内宜城际高铁再到绵阳接兰成高铁,这样形成兰渝高铁。! p0 S+ `2 V& y+ U# `* h
3 ?, y7 X" |3 v3 h) G
现地,推出线路改走G93重合的线路,显示是要上演当年G93抛开潼南琼江流域和潼南南部的的大戏。不要说啥子对外交通大通道是点点最短距离,睁开眼看看,那一条高铁是点到点画的纯直线?都是大方向定了,然后照顾到沿线利益最大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 n- u) t4 o- `: h+ ^$ P9 |5 g1 H' j
潼南历史上就缺乏争的干劲和决心,缺乏战略眼光,看不到一条路的长远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所以,多数情况下争了有困难就放弃了,最好听从了别人的要求。想想,渝遂快铁如果当年走南线,潼南城市发展会是这点规模吗?发展是要计算成本和效率的,是应该根据先天条件有先有后的秩序后,全面发力不是平均发力。 F0 p& d& ~7 w, E
7 C) P- N5 u5 z* I2 }8 ?/ o7 C
因此,本人认为,蓝线方案才是最优方案。这条兰渝高铁中间段离渝遂快铁的距离应尽量远一点,界于渝蓉高铁和渝遂快铁之间,有利于高快铁路网均衡分布。也许有人说,高铁的站点不会太密。是的,但是,到了潼南就进入重庆大都市区,到了渝西地区城市化相当成熟的时候,从潼南到沙坪坝重庆西站这段距离,就是在重庆大都市市区运行,沿线的站点是否需要停靠还真说不准。即使在塘坝、小渡这样的地方不停靠,起码,一条高铁在这些大地上奔驰,给外界的感觉还是大不一样的。这么大的面子,潼南为什么不争!5 s' q# p2 K* B
# V4 w5 n( q& K
再说,市郊铁路如果在兰渝铁路之后建设,很有可能建设时序会大大延后,因此,兰渝铁路重庆段先期建成后,就会同时充当市郊铁路的功用,换句话说,就是会利用兰渝高速铁路开行市郊通勤列车。" E' L3 k2 z) B) O" I
% R1 n6 y; j, h9 z- \4 D再看看,田家,是潼南目前规划重点发展的工业区之一,但是从地理位置看,田家离太安、塘坝二镇场镇非常近,同时离铜梁的维新等镇也非常近,如果潼南把重大资源放到这个小小的边境镇上将更有利于铜梁的边境地区发展,而对潼南的太安、塘坝、柏梓等中部地区的服务作用会大大削弱,对小渡、卧佛、新胜等中南部和南部地区的服务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 k; i; p* V7 r" b7 Z$ P2 }; O+ N- i, \$ l9 T0 q1 r% o
潼南,要吸取历史教训,既要维护大重庆的大局,也要维护潼南的整体利益,在与毗邻兄弟区的利益关系上,应该取得平衡而不是一味的礼让,在高铁走向布局这样只有最大没有之一的重要资源发展资源上,应该全力争取潼南利益最大化!) }% y( f# Y2 ?% ?1 f3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