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步伐] 人民日报批形象工程:少“造景”,多“造福”!

[复制链接]
西柏利亚狼 发表于 2019-2-23 08: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 O3 \- _/ _! j8 L1 I* p! w( W
最近,住建部通报了西部省份两市县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案例,要求各地从中汲取教训,全面排查整改,坚决杜绝此类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再度发生。: ^) V9 m4 K" q, `2 {8 I+ G& p) @9 ]

, p6 T/ K5 U6 {0 ]: j/ r两个地方到底做了什么?陕西韩城市,在高速公路入口建设了景观“鲤鱼跃龙门”,超大体量的假山瀑布、人造水系等总投资1.9亿元。甘肃榆中县,投资6200万元,在间距不到500米的入城口,建设了两座高达28米、宽达145米的秦汉仿古城门,一座大型雕塑和两个远离居民区的景观广场。6200万元什么概念呢?有媒体披露,几乎占据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的1/10。贫困县花钱大手大脚,这样的“形象工程”理应被通报批评。4 ^! I) D: M7 O7 S7 V4 v6 @7 d
' ], N2 p9 k2 W/ h0 d/ _

; ^3 i# \1 k' O8 Y  `' F6 N
0 K4 s9 `- ?, O: G( f) P. a类似的问题,眼下在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存在。观其病症,通报里“诊断”得很准确:
. l: ^' s( p6 ^" n# ]
( u* E* L1 t4 x7 M( N一是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西部的很多县发展需要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才能爬坡过坎不掉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民生改善仍有许多难题待解,对此,当地干部应该心里有数。“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都是先把“里子”攒殷实了,再考虑改善“面子”。地方经济发展在远远谈不上“丰实”的情况下,就打肿脸充胖子,拿出几千万、上亿元的资金“整景”,实在是说不过去。, j+ g) q. O7 R/ B0 i
, S& j: J9 z: k3 R. J6 t/ R
二是脱离群众需求实际。城市发展,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文化、教育、休闲等公共服务充分;街巷干净、道路平整,河流清澈、绿植葱茏;高峰时不堵车、下雨时不积水…… “动”时有虎跃龙腾的活力,“静”时有从容祥和的自得。总之,可以不那么五光十色,但必须舒适宜居。反观这些年来一些城市的“建设”,并没有充分考虑百姓工作和生活需求。比如不顾地方经济现状,在城市周边建成许多“商品城”“产业园”,结果无人入驻,荒草丛生。为了提升所谓的城市形象,造绿、挖湖、铺设景观大道、打造城市广场……拆了建、建了拆,百姓居住体验并没有实际改善。还有一些四不像的仿古建筑、不伦不类的城市雕塑,与当地自然人文气质严重违和,不仅没能起到提升城市形象,涵养深层精神文化的作用,反而矮化了“城市形象”,成为笑谈。6 J# _$ ?( }: j% _+ V4 J

% e" y9 e: Q! J$ Y# Q0 Y  I, Y究其病根,问题仍出在发展观上。与“一步一个脚印”的苦干实干、压茬干相比,某些管理部门和干部认为立碑式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能在短时间内标榜发展成果。说到底,就是搞“面子工程”,没有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此次住建部严厉通报批评,并在全国开展大规模排查整治,就充分说明,重“显绩”轻“潜绩”的做法,扭曲的“发展观”“政绩观”绝不会得到认可。
* N4 J: _5 D" s1 Y
* _7 i. q: I, d. }) R其实,旨在改变城市山乡面貌的工程可以有,但须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比如治山治水,架桥铺路,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修旧如旧,保护开发古村落,修缮历史遗迹,搞活旅游经济等。要把钱花到关键处,实实在在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那些纯粹为形象而形象,甚至自毁形象的工程,哪怕在政府支出中不算“巨款”,在群众中造成的影响也是负面的。
8 {3 t3 U4 s' ^" A# J& @
2 q/ c6 H3 z) p; ?7 i( a# t哪些工程可以有?须经过严格的预算、科学的论证,从立项、设计到实施,花钱要问效,无效需问责。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根据这一精神,地方兴办的各类工程必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编制项目预算,并按法定程序报批地方人大审核。完善全过程的绩效监管流程,强化问责“紧箍咒”,杜绝各类工程因盲目决策、盲目建设而造成的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具体工程方案要经过专业部门设计,吸纳群众意见,杜绝那些拍脑袋想出来的“牛皮癣”创意。工程实施要严格履行招投标等程序,防止暗箱操作、人情工程。
. f5 o- {6 l  h  U; n* M" q" ~
' f' D: m- Q+ z; i) H. U5 \5 \城市的发展活力、百姓的精神面貌,才是一个地方最好的“形象”。少“造景”,多“造福”!
* I4 v- r  z: b5 X$ j" r6 m1 Y+ z; w* f7 q% h: M, a% P7 ~

4 h7 q& x2 Z5 ?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评论4
Jersyyangoz 发表于 2019-2-23 1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说什么{:mocs_3:}{:mocs_3:}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潼南太安鱼 发表于 2019-2-23 14: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搞这些工程,哪得灰色收入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LZ爱菊花 发表于 2019-2-24 20: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窗边的大豆豆 发表于 2019-2-24 20: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个事情,有利有弊,要辩证看待。那两个被通报的是因为建造政绩形象,对人民的生活并没带来实际效益。城市景观,是地方人文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增加人民美好生活的方式之一,潼南今年的沿江灯饰工程我个人就觉得建设得非常的值得,增进了潼南从县城到区再到城市的发展步伐,增进了人民在社会生活的获得感,增进了潼南人民的幸福值,增进了潼南人民对家乡越来越好的信心,增进了返乡游子对家乡更美好的眷念,增进了潼南的形象宣传....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5-7 02:37 , Processed in 0.04604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