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政策支持
& Y1 R* K" S4 U; z" x; E, r《意见》专门为我县量身定做了23个优惠政策,既富有含金量,又具有操作性;既能解决当前问题,又能支撑长远发展。
/ v. I" q' z" n5 ~. F1、将潼南主体功能定位于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在建设用地、产业布局、基础建设等领域配套相应的政策支持。2 C. k( \0 `, N Y( d7 s
2、加大对我县的转移支付力度,从2009年开始对我县的财政政策比照渝东北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财政政策及配套政策执行,2012年起人均财力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4 i- y. U/ X* O! M7 Q8 I3、将我县工业园区纳入全市渝东南、渝东北“16+1”园区政策扶持范围,同等享受财政、税收、金融、国土等政策。
* s% y/ Z+ Z! n: b" S4、优先在我县布局市级重大农机制造项目,积极支持我县申报并纳入国家农机产品支持目录和补贴目录。
$ I) A) @+ C" p) O5、坚持产地优先的原则,保障我县产业发展及民用天然气用气需求,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与我县联合开发浅层天然气资源。* L* T" }+ P% w- Y
6、积极支持潼南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潼南。* ], f- K: T: Z" p
7、将潼南城市建设纳入全市“以奖代补”范畴。2 `: W: ^* ?6 Q! } `$ v
8、支持我县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互协调一致的规划修编机制。
& N, M. k" a+ Q8 p# d) L o" M9、支持土地开发,优先安排土地开发和整治收购指标。1 y, U* f: ^) N& C! S% ~0 Y, F7 j
10、推行土地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我县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参与全市“地票”交易。1 V; h+ K8 W$ H' s0 R$ m6 @2 ^
11、编制和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方案》,在潼南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和基本农田保护有偿调剂机制。
* A7 @9 C3 {/ T! p3 p4 r12、涪江流域蔬菜基地防洪堤建设纳入全市对我县土地整理资金支持范畴。5 p* v9 X/ s+ ^! e# k- [8 R( F! h
13、支持潼南编制《太安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纳入全市统筹城乡示范区规划建设,打造全市新农村建设展示区。% _8 h' w( R5 T6 z8 D. z
14、积极开展蔬菜科技攻关,建立县校(院)合作机制和蔬菜研发中心。6 L2 a9 F& c7 B9 e* T
15、落实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六个一”帮扶措施, 2011年前实现全县61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 T2 U+ y, E) V: Y) G2 c
16、鼓励市机电、化医、轻纺、渝惠、食品、农垦等集团公司积极参与潼南产业发展。
: R1 z6 a3 w1 L. f# o17、支持我县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国发3号文件、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五个重庆”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市级部门改革创新尽可能放在我县进行试点。
: R2 H( _' U+ W. G18、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
- N( b5 n5 H1 ^4 r/ `3 M6 d19、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 |5 U( h$ \8 e. H9 x; n
20、积极支持潼南广泛开展经济交流与技术合作,加强与周边毗邻省份及区市县的融合。6 N, _) u5 D( f+ o! T( ]
21、积极支持市内金融机构在潼南设立分支机构。
8 ~7 s F: E+ F3 m1 Z8 I" x22、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协调市级部门、大专院校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到潼南任职、挂职和交流互派锻炼。7 b0 \; j4 u' f. Z9 [$ _
23、积极帮助潼南开展旅游营销宣传和旅游产品策划包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