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温州人就像犹太人那么聪明。 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 n S( J) _$ k K3 J7 E( Q- V, v2 H3 x; p' i1 j
天下没有不敢去的地方
; `6 m8 R/ s8 e+ g k" @0 K% ~
" m6 z% j" Y# Z$ d5 e* a; B! N 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e1 t# H" Z3 b2 W
+ C' h1 k) ~, F: w' f 李方源是温州颇有名气的印刷设备经销商,去年他移师南京,欲占领南京网印设备市常公司到了南京,但怎么开展业务呢?李方源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南京经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其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一张有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他利用全国个私企业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的机会,在会场上结识了不少南京商客,尤其是与本行业有关的客户,然后在南京招兵买马。多年前“温州货”质量低劣的负面影响在南京人心目中烙印很深,产品推销举步维艰。李方源艰苦寻觅、耐心等待,机会终于,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工艺品供货商!于来了。在全国印刷材料展销会上,他请专家介绍他的产品,并给企业免费使用。这么一试,国内企业都知道他的产品不错,上门推销容易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到了今天,他的公司在南京的信誉已很好了,基本上不用上门推销,坐在家里就有客商慕名而来递上订单。公司也开始赚钱了,整个过程不到一年,李方源就在南京站住了脚。
: A1 V7 t) A' f3 b* [
" L) v! F5 H, A" Z- S 温州人能吃苦,比如出门买不上火车票就可以躺在人家座位底下。
" J8 y) V$ U- G- ?- O) O, U; [! J5 ?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浙江温州商城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林这样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k* J: ~9 [4 g6 a
+ B; u5 [/ B9 K/ `+ v' Y
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具备了竞争实力。时间可以准时,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样,价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难以相信。但问题就出在这“低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价格上,因为价低而又质优是有限度的,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在别处一般是不会接受订货的。但温州人没有让客户失望的习惯,再说到了家门口的生意放跑了,在自己是失败,在别人是笑话。最终,七八元钱一双的“礼拜鞋”满足了鞋商的要求。% N/ r; M8 @) N# E# W
0 _3 \6 m. l E9 \. M* s 或许,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无知晓,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实践向人们显示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2 s9 p6 _9 \$ x" b1 a
7 y0 {# r) n% I" H 运动战和阵地战交替使用 }2 R" f0 ~+ r( I2 }1 w7 M1 q3 I% A
2 V9 ?1 g# o B 温州人多地少,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也因此,温州商人在全国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最初他们以手工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游兵散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每到这时,游兵散勇们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也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新的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 O) l) C/ h3 d$ n. u
0 T9 m" T& o5 Z4 Q" e# v 温州人的攻伐之术的特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安营扎寨守住阵地,除非是市场衰落,否则绝不后撤。可以说,这是运动战和阵地战的巧妙结合。 w3 p% u, T4 w5 ]" R. r5 ]
7 i, f" _) t9 L5 R5 j. p- {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0 Q7 E2 J( b1 z. P) N, P* ^) x
; s' t6 O( s/ A2 O1 J7 J
温州老板有个特点:年轻、头脑活,能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而且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老板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的温州老板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只要能带来利益,没有不敢去投资的地方。% \" I3 |0 H: G9 W7 ?
, i; N. k+ S& ? 叶世光是1995年到南京投资的,当时看重的是南京众多的人才以及南京人的厚道,但投资什么心中无数。他注意到当时南京的饮食、休闲很火爆,便多次去消费,了解他们的消费结构。与此同时,他看中南京城南闹市区夫子庙一幢在建的高楼,并多次与该楼发展商洽谈租赁事宜。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这个行业,因为他感到消费热点不一定是投资热点,往往市场越火,投资越要谨慎,恰恰是在需求和市场的空档和矛盾中发现新的经济生长点。就在他想开办公司租房子时,他注意到当时南京办公房难租到,价格也高。于是,他决定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中低档的商务中心。这一招果然击中市场要害,他的诺亚商务中心建成后,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一经招商,立即吸引了许多中小公司认同入住,几年来,出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南京大量高档写字楼因为租金太贵而闲置。
- z( `% T$ [% b% b2 D* u: N- E2 v% z! T
拼抢速度赛美国
" d- d/ u1 |* i3 I* m* f/ }7 @' E( K0 ~& }
1983年春节,一位温州华侨从美国家里打来电话:“美国警察总署消息,美国警察要换服装,34万人,需要68万副标章,每人两套就是130多万。你们可不可以做?”两个温州个体户心急火燎地直奔美国,向美国警察总署长阐述意向。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做出一流标章,两个温州老板不温不火地说:“中国有句古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你们派两位专员到中国去看一看,费用我们全包。”也许美国人有“不去白不去”的心思,两位警察署专员来到温州,工人当场表演了从投料到成品只需35分钟的过程。几天后美国人带着100副样品回去了。美国警察总署头头们一看,价格只有本地一半,而且不需要定金,成交。温州人如法炮制又做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驻港部队标章的生意。
9 Y W4 Y8 @7 u+ X/ J0 O- v0 Q5 o8 K: Q) s M0 v
温州老板抢占市场的速度实在令人叫绝,往往是头一天打听到某个商机,第二天就能拿到订单。“抢”字点明了温州老板做生意的一大风格。2 _4 J6 @) U9 r7 b y6 b, r3 g
, m( [ k$ z, n% m- p 不贷款也能做生意! U+ b# x# o1 J' O/ O* [3 ?
7 |/ s) |; E& r* A# u
温州老板做生意很少从银行贷款,他们有自己的融资渠道。一是朋友互助。温州老板老乡观念很强,极富互助精神。二是赊货变现。温州有一绝:卖人参。全国的参茸市场不在东北,反而在千里之遥的温州。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同等级人参,东北供货价是2000元/公斤,而在温州却只卖1900元/公斤,旁观者傻了。明摆着赔本买卖,温州人是图热闹还是图好看?这样一来,由于价格关系,东北没有形成参茸市场,反而在温州成了全国专业市场,何等奇妙!
2 P- W' `' H! N1 i5 ~1 s
8 Z# a4 [/ o6 c! ]$ h7 i8 [ 温州老板做参茸生意,一般第一次订货,开口10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关系熟了后,先付20%—30%的定金,卖掉货后再交钱;关系铁了后,往往不用交定金,来年再付,东北老板觉得铁哥们迟一年无所谓。温州老板与东北老板的看法正好相反,在他们眼中人参不是货而是现金。他们的一般作法是接到人参后,迅速在市场上销售,甚至低于进货价,变现后的一年可以做五六回其他生意。这样到年底,人参生意虽然亏了,其他买卖可赚了不少钱,盈亏相抵,利润颇丰,这样温州老板有了一个货源不断的民间银行。用这种巧妙的融资方式来增加流动资金,再将其投入到最赚钱的地方,温州老板盘活商业资源的手法真可谓绝了。
. y# j' g! r5 [2 G) ]
! z3 {6 ~& ^. z3 y 跟仇敌也照样做生意
, m) @1 d; l9 T/ S9 m2 ?5 D: \
! Z( r# _+ z; T 温州人以其言其行展现了温州的精华:各尽所能适者生存、忍的战斗及个体本位,但尚未切中要害。一位走出温州的温州人郑先生说:“温州的一切只需一个解释:实用或者叫功利。”
# w+ R# O/ h, O: c1 y$ L
+ G8 l- }/ j4 U9 H, b$ _ 听到温州人论友谊,一温州人对一北京人说:“我一眼就看出你是个可依赖的入,我相信我们会成为朋友。”接着就是具体的帮助内容。北京人说:“你听见了吗?这就是温州人,跟你做朋友是看上你有用。”" P) V2 I- V$ ]4 |
+ @3 p5 N, a9 \9 p3 d# k
温州人不空谈,不幻想,也不怨天尤人。国家投资少,就自己建设;没有资源就搞眼镜、打火机、纽扣等玩意儿;科研教育水平低就开手工半手工工厂;路窄街头挤就开菲亚特……总之,要干事业就要改变现状,要挣钱就得面对现实,干实的。* g# o5 l2 Q# T/ M$ o
' t* S( V2 U0 A& w
温州人不爱炒股。对此上海人很是不明白。《解放日报》曾把“温州股票不热”当新闻。一向以头脑灵活、精明能干著称的温州人,超前意识强、勤劳而不甘落后,事事都走在国人前头。可是,惟独对股市避而远之。尤其是那些“大款”,投入资金“炒股”的更少。4 O* u. W! ? B8 M9 |4 T
$ u7 e# L& J: J2 }* ^1 H
这问题到了温州人这里解释极为简单:不熟不做、不实不干。
0 i3 k7 }+ h8 o+ F
& t" l' J% ^ G+ j 温州人如果跟人吵架闹翻了,又觉得这人够朋友,会很“务实”地化干戈为玉帛。曾先生十几年前在挤火车时跟一位长者发生口角,上车后他发现长者原来很仁和并且很有些身份,于是就主动与长者搭话并与之共进午餐,长者感动,留下家中地址及电话。
& h2 |8 L# D! S" m6 f. f( f$ h" h! w: C) F' d' E
“你怎么能想到请他吃饭,他刚刚用歧视性语言伤害过你。”曾先生笑了:我也有不对。当时我在x市一个熟人都没有,可我必须打进去。如果开始他不帮我,我的生意不会做得这么好。
5 ?6 p/ o4 ^. u6 t, Z" }* ~, k9 T! p. ]3 {" W2 Q
做事情从功利出发,而且毫不掩饰,这便是温州人。4 \" h" f' |. S& a
: N: m8 v- v! n1 T7 O7 P% z7 k 目前,温州在全国民营企业100强排名里面,占了近10%。
4 F9 O0 B# ^! d/ ^
8 L5 T( C* }& q 由于工作关系,前些年经常在温州。待的时间长了,就发现,温州人的商业意识无处不在,温州多数企业都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最后做强做大。这与其他地方的“民营企业多短命”差别很大。温州在改革开发初期,在外地就有10万左右的销售大军,他们带着家乡作坊里生产出来的产品,奔跑于祖国各地,在销售过程中他们发现商机,再把商机反馈回温州,如此循环,温州不崛起才怪。大家想独自当老板吗,那我劝你,到温州去看看——4 b, z }7 C4 X1 }: F3 m4 Z
1 }/ S5 g# a1 z0 C2 d 温州人的经商之道# j2 w( W+ f) o3 A/ `8 m3 ?- C
* o/ ]$ `8 N* x8 W; I# u
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温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他们不论干什么,生活中总充满乐趣,而且敢于生活,善于生活,洒脱,顽强,从不失望。; k6 ]$ t' R% b0 ~/ L' W3 C* X
; K0 u6 s! x2 M, @7 ]* d 做生意说简单也行说复杂也行,但只要您能做到五靠即可成为一个优秀的生意人:5 M V# e3 Z6 N9 X
( K$ }, _3 n4 c# n; Z 靠手 做生意要懂得实干* A+ p: F+ N5 f, _' o
$ h8 t9 d% [( Z$ y) l4 y1 P 靠口 做生意要懂得推销自己
8 F- b& `+ t% |# {+ O
1 ]6 p5 ]/ v$ ` 靠脑子 做生意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学会思考( H i2 q8 n y
1 U3 q; z1 K& ?7 V: ]% c! ~ B 靠财富 做生意当然需要一定的资金咯
; j% L0 f x7 e( h
2 X& [! t3 D, x; J% W 靠信誉 在今天信息化中,信誉往往决定你的生意发展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