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成就 $ q/ b, i: e$ Z# J# m3 K' V: h
% v6 s" m2 U* ]5 t O
, l0 g5 m! m$ O, p6 f
一、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 % s' |& f& q7 |2 g
2 q) }+ e) w5 [+ O" F2 s 在陈抟以前未见有“太极图”,亦未形成太极文化形态及其理论体系。自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出现了有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太和论》、邵雍的《皇极经世》,程颢、程颐、朱熹等的《易传》,从而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一系列理论的形成,尤其是宋代理学家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历史的进步。张载(1020——1077)字子厚,继承陈抟的“宇宙一气论”,提出了“太虚即气论”,两者契合,成为宋代唯物论的先源。不难看出,陈抟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4 Y0 d% J q: }# ]" g4 n2 L
7 w5 z& h! @; R" E 二、著《易龙图序》、传河洛数理成为中国“龙图”的第一人。 ' Q3 V0 T$ T; A$ N6 m
' V5 O; {( W0 }/ ^) V5 S
“龙图”又名“河图”,是“龙马始负图”和“河龙图发”传说的简称,早在《尚书雇命》中有“河图”记载,因未见图,两汉时期学者争论不休,各说不一。有《河图》20卷在隋炀帝(杨广)时因战乱烧毁而失传。在五代后周时,陈抟著《龙图序》,又名《易龙图序》,从道家文化宝库中传出了《龙图》的基本内容后,人们才知道“龙图”是一个物象数理起源图示,后来科学家认定“河图为数学之母”,“数学为科学之母”,因而才知道《河图》的重大作用。《易龙图序》对南宋伟大数学家秦九韶的《数术九章》以启迪作用。他在自序中数学基础“自爰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即为明证。可见陈抟应是中国“龙图”第一传人。 $ F' i' B P6 p) Q, @. ?* x3 L" E
! G* {5 d. e4 b 三、注释《正易心法》,倡先天易学,为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7 W0 y) N3 ?6 F8 L9 R$ ^4 t; K
/ E' G2 M6 v ~+ Y7 s9 m7 q& B 他的先天易学,是宋代新“易”学始祖。新就新在把“道儒佛”三家之学融合在一起,三教互补,融会贯通,形成中国古代完整的哲学体系。陈抟认为:周孔《易》学为儒家一家之言,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他在《正易心法注》中明确指出:“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语言下拘挛。”主张融合三家以治《易》、以治学、以治心、以治身、以治天下一切。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大儒邵雍(陈抟的第三弟子)从事研究先天易学长达30年之久,“冬不炉,夏不扇”写出了《皇极经世》巨著,至今仍是物理学、天文学、生态学、自然环境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0 S0 P) p/ H5 _' t6 t
9 ?: ~) A. J/ ?; Q1 X# B 四、著《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和《阴真君还丹歌注》等,并亲自实践,成为天下睡仙第一人。 4 `' t* L: p# n) {! n" b8 u
! ~, `$ Y+ o! H9 j- x( h 陈抟十分推崇《无极图》,并指导和完善道教内丹哲理,不仅使自己率先成为“天下睡功第一”,而且把秘而不传的内丹学说公开化、社会化,推动了中华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功在千秋。陈抟摈弃外丹,注重内丹。他以“身口为炉”、“宫室为灶”、“肾为水”、“心为头”、“肝为木”,使木生心火以炼肾水,达到“成尘得变”,结成人体内的无价“金丹”;其核心是“修心养肾”控制人的欲望,不让野蛮的欲望泛滥,这是他内丹修炼的目的,象这样的强身延年的内丹修炼法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W1 E" ^; s! @/ p# w
8 w3 U) o$ M3 `2 @! q 五、著《龟鉴》、《心相篇》等,把中国古代相学引向唯物论的范畴。 ' R! N" q# A! G: P- X4 A
' M8 s! T9 }7 s- X, U3 ]7 \ 《龟鉴》明言:“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人不可貌相,只要“有天”,人在自然界,只要靠劳动和智慧去换取生活财富,“有地”,身处世间,以“道德仁义礼”等的中华民族美德来规范自己。“天地人”三者的协调一致,不妄想,不妄为,这就是人的全相、贵相、富相、寿相的重要标志。他把自然物质的“水火”认作人的生命之源,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物质的观点,维护了唯物的“天人相应论”。
, U1 [ B1 i/ U1 L: x
- `. f7 [1 j# v4 W3 x5 y 六、著《三峰寓言》、《高阳集》、《钓谭集》、《木岩集》、《诗评》等,博学多才,后世尊他为“儒师道祖。” 7 A( ^7 j" d' V+ e2 w7 N
6 z: a2 l2 r- f 陈抟与世不争,不贪富贵,不求仕禄,不仅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尊重,而且受到朝廷多次召见。(曾谏过多次治国之道,均得皇帝恩准。)唐僖宗赐他为“清虚处士”。周世宗赐他为“白云先生”,宋太宗赐他为“希夷先生”。陈抟集“道德文章已系于一身”,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史、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代楷模。元代学者虞集在《题陈希夷先生画像赞》中评价他为“图书之传,百世之师”。 : @# P3 @4 w/ T, @4 E
3 V( `6 e# d3 E 七、书写“福寿”二字,独具特色,为后世所推崇。 1 r. Y! C4 o# N
2 {$ { X) }, b) L( Z 今安岳、大足、潼南、峨眉山、华山、山东蓬莱仙境等全国各地,皆保存了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石刻,此二字独具特色,内含“田给予福、林付长寿”八字哲理,受到世人赞叹。其寓意是宣传道家人与自然、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粗食布衣等哲学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 T+ F$ T2 }( x" `+ l E {: O, x$ T% T- T! S
八、精通棋艺,立健脑益智之功。
* B: E9 b" y, P( D
% l, L0 q5 I6 U9 r 弈棋是中国一门增知强身的一项体育运动,古往今来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四川省邛崃县的白鹤山点易洞对面有棋盘山仙人洞,是陈抟修炼时常弈棋的地方;华山至今还保留一个“博台”俗称“下棋亭”,传说陈抟与赵匡胤以棋局赢华山,其遗迹在此。“自古华山不纳粮”,就是讲的这个传说故事。2001年陈抟学术研究会会长杨启富同笔者曾亲临华山考察,获得不少陈抟学术方面的资料、照片,受益匪浅。 / [( d o% e3 j0 z: j; Y; h9 r
* M; g& D" j; V/ b
山东青州云门山有陈抟洞,传言,摸摸陈抟的头,吃穿都不愁。 0 W1 Y/ E5 R* p
9 c$ Y$ Y% x) d1 o. A% C
安徽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石弓集西北隅,S202省道南侧,有一小山,在山石西侧一方石面上,有似人卧痕迹,长有数尺。传说,陈抟在此鼾睡,一觉八百载,把青石压成人形痕迹,故称为陈抟卧迹。现在人形卧迹依然可见。 7 k; a( M7 b. k; \ T# }5 z
8 f9 @* T; {% ?) M5 c: J 湖北武当山凌虚崖有陈抟隐居处。
- g: p! Y+ x/ @; V# u5 j/ y9 q! n陈抟遗谱 5 Z$ O, n v1 B0 S6 P2 c% @
话说距今千余年前,正值中国历史外的残唐五代时期,那时的赵匡胤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军卒,整日里游手好闲,还未成为大宋朝的皇帝。赵匡胤性好弈棋,加上他勇谋双备,棋艺进展得较快,等闲好手,均为他所败,于是便有些骄傲起来,夸口说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常发出难逢敌手之感慨。 8 U/ N0 f1 p1 [% O2 d; [- ]
* b. K7 {6 [6 }. \4 _, T 有一次赵匡胤随军至陕西,过华山时闻听山上有一道士,人称陈抟老祖,象棋下得极好,远近闻名。赵匡胤不觉技痒,登上华山去找老道下棋。陈传老祖见他只不过是个军卒,不愿与之对弈。赵匡胤一听急了,便说要以整座华山为赌---岂料棋至残局时,他因操之过急而漏杀一子,反被陈抟老祖反败为胜。 0 a+ i+ Z# g6 a5 z
5 Y# C: D: y& m- p
赵匡胤 红先负 陈抟 5 f7 Q) V# p6 r! h2 [1 F( F
4 W6 V8 `+ Y/ P8 U& O9 R
(五代十国时期某月某日)
5 v) J4 r9 b1 q4 X: S9 ~1 V8 J, a" h D+ N
1、兵七进一 卒7进1 2、马八进七 马8进7
. h6 Y- z- V& O. [2 e/ ~1 }- }6 a
& p3 x. o3 g& f" L/ n( _ 3、马二进三 马2进3 4、相七进五 马7进6 " `$ |8 N! J5 L A2 M
( G' l' @! Q% w: W5 {5 g2 E
5、炮二进二 卒7进1 6、兵三进一 炮8平7
) {2 T; n: U1 |) Q# _( J. F" C6 a) y; S6 ~- q3 J1 x n$ h
7、炮二平一 车9平8 8、车一平二 车8进9
; ^8 x0 r% c! T" O9 F' {% U1 Z
9、马三退二 马6进8 10、炮八进二 炮7平8 ( q; ]9 t& G3 v" n
7 k$ a, x- h$ T5 |5 N
11、兵三进一 马8进6 12、炮一平四 马6进7
$ ]+ H; t* F) X4 x L+ J2 J/ k; I' I
13、炮四退三 车1进1 14、马二进一 炮8进5 " _5 l/ v$ i. [0 {/ s* X8 A) F
" y9 C5 v' ^! J, w: q9 J 15、马七进六 车1平7 16、炮八退三 马7退9
, n+ q5 }! F0 e3 x2 G; ^! J
1 i) A. q- ~1 h; k! \8 \ 17、相三进一 车7进3 18、仕四进五 炮8进2 ; r c1 N6 u: U, N, r
& W( `: S4 z8 K' e
19、相一进三 炮2进4 20、兵一进一 车7平4 + l) i% z/ T+ |, |7 ~8 m7 S
* o% t" Y( h8 g- M- K2 b 21、马六退七 炮2退5 22、炮八平七 炮8平9 * U2 ^! M0 M7 C
; [* T* P& t, s; f+ A
23、车九平八 炮2平8 24、炮四平二 炮8进6
5 g0 F( S6 j# s) S+ B0 P
! x4 F, y$ F) Q7 g% h 25、兵七进一 卒3进1 26、马七进八 卒3进1 8 B! |/ V9 x+ a
5 X* F/ V4 W. ~ w. M& {7 M
27、相五进三 炮8平7 28、炮二平三 车4平8 0 S, h3 g& _3 `, f# v; m! L9 }
9 y* Y. i+ x3 z; L 29、车八进二 车8进5 30、仕五退四 马3进4
" a! F& o: x6 y
: E# `% i2 S; H6 A1 V/ A' x; D/ Y0 X 31、炮七进八 士4进5 32、马八进九 车8平7 4 w* M2 B$ x0 G7 w! P
2 h5 T v# @# j 33、炮三平八 士5进4 34、炮七平九 马4进5 & K7 W4 C1 R, B$ i) h- \
B: y# Q" t+ ~* c8 e 35、车八进七 将5进1 36、马九进八 车7平6 & S5 ?! J/ M& ]6 L) X
" g4 x0 e. b! t( e3 z" q4 B 37、帅五进一 马5进3 38、帅五进一 马3进4
/ t' O5 K$ `5 E: _$ U8 o. k: d
! ]8 ?" e, F5 i+ m& y9 d5 u ^, |+ ?1 H 39、炮八平六 炮9平8 40、炮九退一 将5进1
6 @2 H' X( n! W- r7 t, [
9 p3 [. q6 L7 ^+ x: x- w 41、马八退七 将5退1 42、马七进六 将5进1 ; B) r A+ V( w( @" W$ g2 g5 v
" Q' N: s! n, d
43、马六进四 将5退1 44、马四退六 将5进1 3 s( D' I" t/ ?1 I& K4 x( {
" I5 d5 U/ x6 ] 45、车八平五 ......
; L3 u! `% [$ V# _
. h7 n" Q6 m% s, `4 d k9 G 至此,黑只有士4退5,然后红炮九退一,黑只能将5平6,红车五平四抽车胜定。陈抟一算,不好!华山美梦岂不要落空?急中生智,想出一计,他故意说了几句讽刺赵匡胤的话,想激怒赵,使其上当。果然,赵怒不可遏,出现失误,功亏一篑。 ' i* s( y/ O4 j+ r7 K' R
9 K1 Z" F8 \; ~1 l) K9 O 45、 ...... 士4退5 46、车五退一!...... z! g1 }+ O$ P$ j8 C/ W! ]# D
! x( E" C2 ~% l- u
赵吃士失误,应该炮九退一。
; h+ {% `& B0 m4 n' Q
* f- i }1 ?/ D& ~- l$ A& H0 ]2 \ 46、 ...... 将5平4 47、马六退八 车6退2 8 y1 s' |! y8 T7 n V2 \2 r* ]9 k
% `; p: [+ s9 F
48、帅五退一 车6进1 49、炮六平四 马4退3
& I2 O; R, |! g) j5 u4 j s1 B( U( d6 K% S3 H3 ?+ `
(黑胜) ( \4 y# K8 p( T* A% @7 q* E. e
$ N2 ]+ v' E( Y4 `! Y 从此,陈抟便开始呼呼大睡,每当醒来便问:“现在谁是皇帝啊?”当回答不是赵匡胤时,便又倒下大睡。一等就是五十年,当赵匡胤成为皇帝后便把华山赐给了陈抟。而赵本人在下了这局棋后则吸取教训,很少动怒。大概这也是下棋能修身养性之所在吧。 6 Z6 q1 o' q" s6 t( }: P
- O7 j, r' _1 Z9 V5 A7 ]# v) ]- `
喜睡歌
9 N6 J: B3 [8 {7 e; ?; H, L
: X2 p2 ?, a/ e. K* z! x 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
- O( W- o) J* o
; _3 W- P( h* G" s 宇宙茫茫总是空 ,人生大抵皆如醉,
J; i* p4 R4 K, B" |4 x8 t% X# S9 ~/ X
劳劳碌碌为谁忙,不若高堂一夕寐。 : N$ S" Q. x* {' ]% ^
" ?# N$ N: J8 V' R- T' }
争名争利满长安,到头劳攘有何味? * Z n* S7 y- v8 s) N
, y8 M, B% y4 w, \! e 世人不识梦醒关,黄粱觉时真是愧。
+ W/ y, ]' R$ o/ e9 O' }$ R% ^& V0 J8 X0 `! Z2 X4 o
君不见,陈抟探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
! V: D; ?2 _3 {/ c
* T3 f2 j" {. q& o7 [ 又不见,痴人说梦更认真,所以一生长愦愦。
$ i+ ~% P; J; j1 m+ F: H; A, O! Z4 [+ v4 |
睡中真乐我独领,日上三竿犹未醒。 + d$ V* I/ Y5 @& `
9 {5 a; f/ u5 ?$ y& j$ j 糊涂歌
' B" e3 d( l' @$ W7 T/ p7 S5 Y) O5 c- O9 Q4 j0 n
糊里糊涂度年岁,糊涂醒来糊涂睡。 " C6 k+ @3 Y% I4 |/ k7 X1 L( `
& r% G: x; l3 S% V2 ^9 T
糊涂不觉又天明,复向糊涂埋心肺。 ) o% V+ H* n8 Q1 y
; b5 v& U" b9 ~3 U, Y; g 明明白白又糊涂,糊涂饮酒糊涂醉。 / W7 j" Q" b; L, }; T7 ~
% m, i; D$ ~+ H' J 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
/ \: o7 Y: |; d7 x0 Z
: h! R- M+ O/ f- m/ ?0 Y/ s 华山游 3 ]. l% |" o. ~$ O0 j- c
* i' m1 y/ q5 F9 [, _/ w
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 - L; ?8 L+ `) c7 H4 n. z2 A. w! I
" b" a2 V' l1 Q; t! o% N7 Z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 w+ W" O9 e/ w9 H( n
" H" t& O0 F$ B 归隐
: X: V% \! e, {3 `7 x& |$ @+ @
4 N2 Q2 t! W( p$ F) k0 w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 V6 T3 S* w* F* N, f1 w
& l- D3 d2 J* C% I 紫授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C5 Z, N2 E( _) n
& l* T, ]- Y9 I# w: g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 f% t) c+ C* U( F: t9 T$ G/ Y3 q, h* A8 T5 H# J+ l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a# p2 N$ S$ L, ^# R6 m7 r9 Y$ o2 _; Z! F7 O- a6 j, h
辞歌女
" b% @- B3 K( s$ @
$ o' G( `2 a# ~+ h+ E$ d 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2 O) o8 l b$ p3 R. M1 ^. G
4 I3 L4 T8 \9 m# T3 D9 V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 ( ]# m& J' Z( z
2 H ~/ C* y+ h; X' q& i 七绝 0 K: i! N* x3 |. [. c$ R3 S
: G J# B3 k: ^ 昏昏黑黑睡中天,无寒无暑也无年。
7 F" j6 K" i+ J5 F" w' @3 n$ i7 [3 |$ B1 k3 y& H+ q
彭祖寿经八百岁,不比陈抟一觉眠。
7 s Y5 F9 z9 Z, q9 o* k) k0 [* j( U$ m4 q2 d5 S+ \: F7 L
叹世诗二首 0 X# l& C: n2 G. c: _, \# L" x x
% k5 s2 _3 B2 P; {4 e (其一) . k# I/ E* F. \4 X
' e/ [* w$ Z3 w" e* t
千门万户锁重开,星斗排空静悄然。
- I4 \6 Y1 t, o/ c5 c$ t
: L. w5 L& |% ~: Y" M! \; v9 r 尘世是非方欲歇,六街禁鼓漏初传。 3 w% R* N# m/ T0 J- s8 R- E
( {9 [" {8 C# Q; ]( X (其二) ! q" `6 T$ F$ C ^ B
1 ?2 {/ Z9 \4 g8 t2 g1 Z- D- U ]* ~
银河斜转夜将阑,枕上人心弄未闲。 ' ^! j- D: u) ^) {2 O4 |+ |
# Z6 o+ t/ _8 B1 x
勘叹世廛名利者,多应牵役魂梦间。 陈抟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