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085|回复: 30
收起左侧

重庆·涪陵·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4 22: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涪陵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水陆交通发达,素有“乌江门户”之称,是乌江流域20多个县、市的物资集散地。涪陵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距重庆主城区水路80分里,是重庆主城区联接万州、黔江的水陆交通枢纽。
    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早在2000多年前,涪陵为巴国都城,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设涪陵地区,1995年撤地设市,重庆直辖市面上成立后设涪陵区。
    涪陵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水下碑林”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白鹤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文站。巴国故里小田溪是我国第一套编钟出土处;北岩寺点易洞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乌江风光雄、奇、峻、秀,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石夹沟风景区、天台峡谷风景区各具风姿,渐成海内外客人旅游热线。
    涪陵榨菜举世闻名,与法国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涪陵榨菜以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方便可口,开胃生津,用途广泛而驰名中外。涪陵被称为是中国的“榨菜之乡”。
    涪陵除榨菜之外,还有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等特产。这三件宝并称为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涪陵榨菜鲜、香、嫩、脆,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洋地水牛是全国四大名水牛之一;涪陵红心萝卜曾为贡品,是旅行居家、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
发表于 2007-2-5 12: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福建厦门
了解下下重庆其它的县,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7-2-5 12: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涪陵榨菜我最喜欢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19: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要吃榨菜的找我哈!
发表于 2007-2-7 2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p>
引用第3楼让世界充满爱2007-02-07 19:51发表的: 要吃榨菜的找我哈!
</p><p>我就想吃点&#46;&#46;&#46;&#46;&#46;嘿嘿&#46;&#46;&#46;&#46;&#46;不过这边也有卖的,,,涪陵榨菜是那里的名牌菜&#46;&#46;&#46;</p>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21: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美不美哟?

涪陵码头

涪陵码头
 楼主| 发表于 2007-2-7 2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一天就在那100亩地里上班
发表于 2007-2-27 2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补充点哈[/font]



一、涪陵区情
  1、位置:介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素有渝东南大门之称,是乌江流域20多个县市区的物质集散地。
  2、面积和人口:总面积2941.46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11.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0.03万人,占71.6%;非农业人口31.75万人,占28.4%;从性别看,男性57.37万人,女性54.41万人。全年共出生8870人,出生率为7.95 ‰;死亡人口4558人,死亡率为4.09‰;全年人口自然净增4312人,自然增长率为3.8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01.32万人,其中城镇49.65万人,乡村51.67万人。
  3、历史文化: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巴围存此设郡,秦、汉、晋时设枳县,自唐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为涪陵地区,辖10个县,1995年撤地设涪陵市(地级),下辖两区一市三县,l998年重庆直辖后改设涪陵区。
  4、地形:以低山浅丘为主。
  5、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6、年降水量:1072毫米。
  7、河流:14条。
  8、水、电、气:水资源丰富,电力工业超前发展,地方电网自成体系,电力供应自给有余,天燃气充足。
  9、港口:23个。
  10、年吞吐量:客运1162万人,货运212万吨,大型新建集装箱码头已投入使用。
  11、机场:距江北国际机场80公里。
  12、旅游饭店:50个,星级饭店9个,其中三星级以上6个。
  13、交通运输:已建成水路、公路、铁路交通枢纽。2005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1781公里(含渝涪高速公路涪陵段2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为晴雨均通车),其中等级公路879公里。公路和水上运输共完成货运量1445.62万吨,货物周转量84.32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9.8% 和76.5%;客运量2581万人,增长3.6%,旅客周转量6.95亿人公里,下降6.9 %。沿江重点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28.45万吨,增长7.8%。
  14、邮电通信:2005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3.5万门,拥有固定电话用户24.08万户,比上年下降2.2%,移动电话用户32.76万户,增加近4万户,增长13.0%;年末有互联网用户24398户,增长49.1%。?
  15、居民人均收入:2005年全区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14100元,比上年增加1168元,增长9.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4元,比上年增加872元,增长10.2%,人均消费支出7349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2780元,增加251元,增长9.9%,人均消费支出1977元,增长11.5%。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7.3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27%和53.3%,比上年分别下降0.2和3.0个百分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16、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艺术和广电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站)46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1个,群众及其他文化事业机构6个,拥有文化事业从业人员365人。公共图书馆藏书达57.2万册,比上年增加3.7万册。全年举办了数十场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观众达15万人次。 现有电视发射台1座,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235座。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2907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260小时,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5%。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发展到23.96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9.2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从无到有,到年底发展到近600户。
  档案工作得到加强。2005年末有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20.88万卷(册),资料1.41万册,照片121册,声像63盒,印章档案855枚。开放各类档案4.33万卷(册)。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5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2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4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244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306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512人,注册护士627人。
  涪陵体育场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全民健身运动得到广泛开展,2005年举办群众运动会450次,共13.5万人次参与。全年在市级以上各类运动会获奖167枚,其中金牌73枚,银牌50枚,铜牌44枚。
  17、教育和科学技术:
  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有高等教育学校3所,涪陵师范学院年末拥有教职工1000人,其中专任教师626人,2005全年招收学生3775人,在校学生达到12439人,比上年增加1998人;涪陵职业技术学院有教职工295人,其中专任教师207人,2005年招生1092人,在校学生达2666人;涪陵广播电视大学有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25人。
  普通教育继续加强。2005年全区普通高中共12所,招生6412人,在校学生1.66万人,比上年增长5.1%。2005年全区有5615名考生参加高考,共计上线4030人,录取3741人,高考录取率为67%。各类职业中学达到13所,招生4097人,在校学生10183人。
  两基教育得到巩固提高。2005年全区普通初中共49所,当年招生1.62万人,在校学生4.56万人,初中毛入学率达117.1%,初中三年完成率为99.0 %;普通小学194所,招生1.10万人,在校学生8.68万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8%,比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
  科学事业和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2005年末实有区级独立科研机构3个,科技经费财政投入和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投入不断增加,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2万人。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9.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5.5%;2005年区内共有16项重大科技成果奖,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18、宗教信仰:涪陵民风纯朴,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
  二、资源
  植被资源:森林90万亩,植物4000余种,中药材946种,野生动物750余种。
  矿产资源:26种,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
  旅游资源:景点较多,各具特色。巴文化、易文化、榨菜文化相互交融,有国家级风景名胜2处,省级3处:世界一绝的水底碑林白鹤梁,闻名遐迩的巴国故里小田溪,理学圣地点易洞,全国罕见、重庆唯一的野生植物带石夹沟,雄奇峻秀的乌江画廊。
  三、经济概况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初步统计,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35.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增幅比全国、全市分别高出3.8和 2.2个百分点,是“十五”时期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7亿元,可比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69.11亿元,可比增长12.4 %;第三产业增加值50.50亿元,可比增长17.6%。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47.4%和47.5%,分别拉动全区经济增长0.7、6.5和6.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12.4∶51.4∶36.2调整为11.4∶51.2∶37.4;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68.15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0.5%,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当年人均GDP1337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可比增长13.2 %,按现行汇率计算,折合为 1657美元。
  市场物价保持稳定。2005年我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99.6%,总水平比上年略有下降。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指数总体下降1.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总体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6%。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6.6%。从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构成情况看,食品和烟酒价格分别下降0.7%和0.8%,衣着价格下降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交通与通讯价格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5%,居住价格下降0.2%。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成效。2005年末全区社会从业人员为67.30万人,其中在岗职工9.20万人;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1.10万人、14.40万人和21.8万人。 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345人,比上年增加10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1%,当年通过多种渠道指导安置就业3630人。
  四、涪陵未来发展目标及鼓励引进产业
  发展目标:建设新兴工业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庆市区域性经济中心,逐步建成三峡库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城乡共荣的大城市。
  鼓励引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开发项目、农业项目、工业项目、资源开发项目、旅游及娱乐设施开发项目及其他(国家明文禁止除外)项目。
  五、对外贸易
  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贸易。
     
发表于 2007-2-28 11: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不过好像冒牌的好多听说,也有人说不卫生.
     
发表于 2007-2-28 11: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不錯的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