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9945|回复: 3
收起左侧

【忆乡月收集,整理,标注,校正】【四川话八大音之潼南方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8 01: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首先:



潼南话一大特点,为四川话八大主要音中,最平直的。

比重庆音更加平直,语速快,较少尾音,发音重(不是乡音重)。

外人看来,几个潼南人聊天就像是在吵架!

潼南音无鼻音,无卷舌音,除“儿化音”外无翘舌音

(多数四川地方音保留了r的翘舌,但潼南音没有)



注:潼南有一个方言孤岛叫“茶店子”,当地使用的方言为客家话变体,并且潼南建县时,大部分地来自四川遂宁市,小部分来自合川县,及铜梁县,所以,潼南方言也不适用于潼南所有地方,基本适用于潼南县城中心邻近镇乡!

四川话八大主要音的“潼南音”,并非专指潼南方言,而是指以潼南方言为主的,包括周边相似方言片区!




四川话八大主要音(排名不分先后)(不是西南官话标准音)

1.  温江话
2.  开县话
3.  开江话
4.  潼南话
5.  彭山话
6.  荣为县话
7.  岳池话
8.  平昌话

注:凡注明(潼南音)的即为,潼南音,未注明的即为大众四川话(普遍适用的四川话)!
凡注音,及注明声调的,按照汉语拼音发音;少有注明按照英语音标发音的,按英语音标发音!





潼南人表示一件事完成,一般要加助词“各”,如:吃各老!拢各老!,这个“各”即“杀各”的“各”,意为完成,结束!



        ●特别介绍:潼南成语:“球绰瓜儿皮,筲箕抗肚皮。” 注:瓜儿皮-特指帽子;筲箕(shaoji)一种家用器具;抗(四声);盖在。

        ●特别介绍:潼南成语:苕头哄脑(潼南特有成语,特指女性土头土脑,并且疯疯癫癫)。苕,详见后面关于“苕”的解释!

        ●特别介绍:怪股里希(潼南音):非常以及相当奇怪的。其他地区一般说成“怪股稀奇”

        ●特别介绍:四川话:桃屋:意为堂屋

                                                子弹:除枪弹外,多用于指代“人民币”。同样的有“米米”。

                                                杀到+地名:多用于指,飞快地冲或赶到到什么地方!

                                                棒老二:土匪。

                                                黄棒:对某个行业,或某种技巧不熟练的人!

                                                黄司机:开车技术非常不好的司机!





       ●特别介绍:四川成语(有兴趣的自己查意思):



                                傻眉日眼(ha,mi,ri,yan)眉:四川话发音mi;傻:四川话发音ha

                                怪眉日眼(guai,mi,ri,yan)

                                日不拢耸(ri,bu,long,song)

                                歪巴咧拽(wai,ba,lie,zuai)咧:错开



有句话叫:哈米日眼的我们,正用日不拢耸的青春,歪巴咧拽地,走着怪米日眼的路!



        ●拷(降调):搅拌。潼南话,有别于四川话“拷(一声),这个意思为砸”。同意的有“和(三声)”。

        ●拷屎棒(潼南话):一般指捣蛋鬼。(本意:故名思意,我就不解释了)

        ●拷转(潼南话):同“和(三声)转”,搅拌均匀。四川言子里常出现的一个叫“和的转”的人。

        ●拷拷(降调,升调):糨糊。(多见于潼南及周边地区使用这个叫法)

        ●划子(潼南话):船

        ●厌恶(yan,wu都为三声):潼南话,同“讨嫌”,意为:专门搞破坏的调皮捣蛋!,重庆话一般为“千帆儿”

        ●哩(一声):的。(潼南音)

        ●气——去。例如:“我们一起气。”“切”是成都话“去”的发音,一般四川人念“气”,自贡和内江念“记”。 潼南音也读“气,qi三声”

        ●几(四声)们:同“黑们”。(潼南话)如:几们多!几们太(古音“大和太”为一个字“发tai四声”,意思:大,范围广,伟大的,程度高的)

  ●汪实:份量满满的(潼南话)

        ●拽(降调)实:强壮(潼南话)

  ●钉瓜二:(潼南话)潼南地区石匠专用斧头,开刃幅度较大,其他地区较少这样的斧头。相当于重庆人所说的“开山”,但形状与“开山”有所区别!

  ●瞎肢孔:胳肢窝(潼南音),重庆一般说“瞎孔”

  ●出算儿:蚯蚓(潼南音),重庆音一般为“渠算儿”

     ●点灯猫儿:(潼南话)有时简称“点灯”,多数情况专指一种小蜻蜓,有时泛指蜻蜓。,重庆音一般为“丁丁猫儿”而且在重庆音里面是统称!

  ●油蚱蜢儿、照鸡儿,盐巴客 :蚱蜢(注:潼南话,盐巴客其实品种与一般蝗虫有区别,盐巴客头是扁的!重庆话一般为:照鸡儿,统称蝗虫和蛐蛐)


  ●赖客宝:蛤蟆(潼南音),其他地方一般为“赖格宝” 

  ●猫鳅儿:泥鳅(潼南话) 

  ●砍刀三儿:螳螂(潼南话)

  ●豁别个:骗别(在潼南音里面同“白”的发音)人

  ●擦胶:橡皮擦(潼南及周边地区),重庆一般说“吱胶”

  ●脸一赏起:板着脸(潼南话)

  ●呀巴呀巴哩:沾手的,比如糖浆。(潼南话)

  ●水垮水垮哩:非常有水分的(潼南话)

  ●耙弄耙弄哩:非常软的(潼南话)

  ●甲甲、嘎嘎(潼南音):身上的污垢

  ●龌哩巴龊:特别脏的意思(潼南话),重庆话一般为“烦造造”

        ●娘:潼南发音为yang降调;娘屋:娘家;婆娘(潼南音为po,yang升调):妻子,老婆,有时泛指女人。其他地方一般称“堂客”;娘娘:阿姨的意思,潼南音yang,yang升调。重庆一般发音为:liang,liang升调!

  ●新姑娘儿:七星螵虫(潼南话:本意为新娘子。七星瓢虫由于比较受人喜欢,并漂亮,这里用来指“七星瓢虫”)

  ●?凼:凼凼(升调),水池,水潭;

                      这凼(多见于潼南及周边):这里。“这”发音“le,英语音标发音”

                      其他地方“这凼”同意的有,“这波儿”“这行儿”“这哈”

  ●娃儿,特指小男孩。小妹崽(小女孩,潼南话),小娃儿(小男孩)

  ●囊凯也(升调)、囊凯呀——为啥,为什么、怎么(潼南话)。重庆音一般为“囊个、哪们”

        ●从棒(潼南话):从(三声)同“拽”,但比“拽”更“拽”,“从棒”很拽的人! 重庆人一般称“天棒”

        ●穆、穆的——形容人思维迟钝(潼南话),木头脑筋,不开窍。

        ●蛮子(潼南话):长相老实,并且长得结实,或有点虚胖的人!

        ●莽子(潼南话):同“蛮子”,但比“蛮子”要“穆”一点。“穆”请参见“穆”的解释。
     ●嘎(潼南音,ga,四声)——1、索求同伴赞同;2、是这样吗?。重庆发音为“gei,降调”用法也不一样,重庆音用于陈述句!

  ●舍五儿:(潼南特有词)形容女人不检点的话语。妓女和生活作风不好的女人





四川话保留的古音古字的一部分常见常用字:

调:tiao,1、交换,如“调东西”。2、转换,如“调头”(古音一般没有多音字)

黑:he用英语音标发音(轻声,或降调)
默:me用英语音标发音(轻声,或降调)
墨:me用英语音标发音(轻声,或降调)
解:gai(四声)
街:gai(一声)
鞋:hai(轻声,或降调)
大:tai(四声)同“太”原本“太”与“大”是一个字,意思:大,范围广,伟大的,程度高的





四川话继承广东话发音的字之中常见部分:
解:gai如:了解(liao,gai:老四川话,广东话,闽南话,日本语都是这个发音,现在四川话部分被同化了)、解手、解刀
间:gan:常见的词“几间屋”
这:le,英语音标发音,与“勒”在四川话里面发音相似







        ●抓子(ZUA):实际是“做啥子”连读。——走到四川不能不知道抓子是什么意思,比如经常听见问:

  “你在抓子?”中间的抓子意思是做什么,全句为你在做什么的意思。“抓”是做啥的连读。

  “你抓子老(方言,意味了)?” 其中的"抓子"意味怎么了,全句的意思就是你怎么了

  ●扎起(发音za,3声上声)——江湖艺人跑场子表演求生活,锣鼓敲响,支持者围拢一圈予以鼓励和帮忙,防止有人使坏,叫做“扎场子”

,简称“扎起”。开始表演前,艺人老大抱拳相谢支持者:“多谢各位弟兄为我们扎起”。引申意为“鼓励,支持,帮忙,制止捣乱”。

  ●雄起——大力展现阳刚之气,拿出自己的最大本领,压倒对方。比北方话“加油”更强有力。

  ●你娃娃——你小子!

  ●瓜——瓜,“傻瓜”的简称,含义还包括“憨包”之意。男人傻,就叫“瓜娃子”,女人傻,就叫“瓜女子”。中年妇女傻,就叫“瓜婆娘”。这个用法大约从文革中期开始。

  ●宝、宝气。——憨包一个,到处出洋相的傻瓜。例如:“哪个人好宝哟。”“她是个宝器。”“几个土妹子和一个老宝气”。

     ●啥子——什么

  ●洗白——完蛋、一无所有、死了。例如:打麻将钱*都被输光了,“身上带老点子弹,都遭洗白(bae,“ae”为英语音标梅花音)老”。“囊凯没得钱那?”“刚一发工资,钱都被婆娘洗白了!”

  ●语气词。西南官话里语气词非常丰富,比普通话和北京话多多了。善于表达微妙的意思,所以讲西南官话的人要顽强地保护自己的语言。

  ?哦(语调上扬)——表肯定语气,是这样。

  ?啊(语调下降)——表肯定语气,不错,是这样。

  ?是塞(两音都拖长)——表肯定语气,绝对正确。同“是撒”。

  ?哈——语气助词,1、轻微的疑问;2、友好。例子:欢迎多伦多的朋友哈!

  ?嗦(发音so),有人写成“说、嗖”——疑问,并且马上肯定。例子:原来在这个地方嗦?!

  ?嘛(ma)——1、么(me),意义相近:囊凯老嘛?。 2、表赞同:好嘛!3、祈使语气:帮个忙嘛!

  ?哇——语气助词,不译!

  ?兮——语气词,那样子的:“你觉不觉得他有点神经兮兮?”“脏兮兮的。”“瓜兮兮的”

  ?×绰绰(coco)——哪个样子。神绰绰的(精神病样子)、哈(傻的四川发音)绰绰的、球绰绰、

  ●zuazi,抓(zua,降调)子——“做啥子”的连读。

  ●×起——起来,常用在动词后面,加强动词的意义:雄起、来不起了、扎起、懂得起

  ●整——用途广泛的动词。例子:“整了顿方便面”,吃了顿方便面

  ●幺(yao阳平声)——年龄最小的。幺姑娘、幺娃、幺女、幺叔

  ●巴适——好,合适,舒服,心满意足:“原来在城里头没碰到巴适的?”

  ●苕、苕气——红苕(甘薯)气味,转义为“土头土脑,乡下人样子”:“说我们身上苕气打不脱、脚杆是弯的!”
  ●稳倒起——稳住,不要露马脚。

  ●装莽(升调)——假装着不知道!

  ●龙门阵——聊天,摆龙门阵就是进行聊天。

  ●凶——厉害,有本事。如:“你娃凶哦,我都被你搞附了。”

  ●梭——溜走,逃跑,躲开。如:“你把事情搞糟了,想梭边边嗖!”

  ●呡(min三声)——嘴唇少少地沾一点儿,如“呡一口酒”

  ●拐——这里用“拐”字是同音字借用,意义完全不同。错了。“拐了,拐了”是“错了错了”,“不会拐的”是“不会错”。

        ●拐弯,转拐拐——转弯

  ●哈(四声)——“傻”的四川发音,如:“傻儿师长”,四川人念“哈儿师长”;“哈绰绰的”,傻乎乎的,傻瓜的样子。

  ●哈(轻声)——疑问。自问自答。轻度肯定。例子:“格是哈”?-是不是?是么?“军医哈”-是军医吧?是军医。

  ●不要虚:虚,心虚,害怕。不要害怕。

  ●扑爬筋斗:摔筋斗,在地上爬滚。同“拽(升调)筋斗”

  ●崽儿:贬义的“那小子”。

        ●拷沙罐哩:杀头的,同“砍脑壳哩(轻声)”拷(一声):动词,用东西砸;沙罐:同“脑壳”,但为贬义!

  ●砍脑壳哩:同“拷沙罐哩”

  ●贼娃子:贼

  ●疯:尽情地狂

  ●耍:休假、玩儿

  ●黑(古音[he]用英语音标发音,四声):很,非常。

  ●黑(四声)们:非常

  ●贡:窜进窜出

  ●背兜儿:背篓

  ●扯(ce):发音时韵母音要拉长。表示跑题了。官话(古汉语)里面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词,“扯”作为形容词用的时候,一般意为:形容“匪夷所思”而且比较愚蠢 的行为,例如:搞扯。

  ●zua(轻声):踢。例如“zua球”,“zua你两jo(脚)”。

  ●zua(轻声)瞌睡:打瞌睡
        ●达(轻声):摔倒

  ●zuai:同“达”

  ●脑(音同老)壳:脑袋

  ●手倒拐:手肘

  ●罗兜、坐登儿:罗兜原意是指一种装东西用的框子,两个可用扁担来挑。引申指臀部,的前者多用于人,而后者多用于

  ●客西头儿:膝盖

  ●隔(gei)蚤:跳蚤

  ● 鸣(一声)啊子:知了

  ●瞎管儿:青蛙

  ●偷油婆:蟑螂

  ●雀雀儿:小鸟

  ●照鸡子:蛐蛐儿,有时也指蝗虫

  ●日白:吹牛皮,瞎聊,胡侃。

  ●空老吹:少在这儿瞎说。不要再吹牛了,没人信你!

  ●别个:别人

  ●脚杆:腿脚

  ●不意好:指别人不知好歹;或指你为他好,他不知道你为他好

  ●耙耳朵:男人没骨气,怕老婆。在成都确实有一种自行车改装的交通工具叫做这个名字。不过引申出来也有“怕老婆”的意思。

  ●龟儿子:骂人的话,标准的四川语言,指人出生低贱。很多时候只是用作口头禅,用来加强语气。

  ●解手:上厕所(解:古音,发音gai四声;还有:“解gai刀”即螺丝刀) ,解手的典故,四川人大部分应该知道!
        ●街:古音,发音gai一声;如:街沿,街边的意思,后多指代房子前面靠墙的地方!

  ●冲壳子:吹牛

  ●干猴子:形容一个人很瘦 

  ●滴(dia三声):指液状物一直不停的滴,可以理解为“滴啊,连读”
        ●dia(升调):提,拎

  ●走人户(一般读fu变调轻声):去亲戚朋友家串门

  ●肋巴骨:肋骨

  ●不存在:使用频率很高,表达意思也很广的一个词。没有问题,小事情等等,分语境意思太广。常用于表示不用谢!

  ●背时:倒霉。例子:“你这(同广东话发音"le按英语音标发音")个背万年时的”。

  ●告一下(发音ha三声):试一下。

  ●巴适:好,实在。

  ●安逸:舒服。

  ●巴:粘贴、附着。例如:“巴倒烫”(粘着烫)。

  ●对头:是的。

  ●晓得老:知道啦,有不耐烦的意思。

  ●硬(发音en)是:确实是。类似ying发en的还有“樱 ”

  ●霸道:在四川话中经常用于褒义。意思是绝了、厉害、高,实在是高、好得没话说。例“妹妹的身材好霸道哦。”

  ●围腰:围裙。

  ●*巴:如“盐巴”“牙巴”等。哈哈,“泥巴”就不算了哈,那是普通话。

  ●伸(发音cen一声)过来、特别注意常用的“痴过来”:伸过来

  ●逛的:光溜溜的

  ●拗(ao):1、撬2、拗口,绕口

  ●读脚:跺脚

  ●扯仆汉:打呼噜

  ●逞下气:压下去

  ●豆是:就是

  ●贡过来:挤过来

  ●扯把子、日白:说谎

  ●光dong dong:没装上衣

  ●夹色子:结巴

  ●掰(bai)子:瘸子

  ●灯儿晃:无事乱逛

  ●恰过来:跨过来

  ●斗硬:动真格的
        ●斗起:把接头接起,或把东西组装起

  ●看稀奇:看热闹

  ●高耸耸:很高

  ●肥懂懂:很胖

  ●短处处:很短

  ●趴唧唧:很软

  ●低低儿,嘎嘎儿,:很少。可分别单独使用“低低儿”或者“嘎嘎儿”,也可“低低儿嘎嘎儿”联用。

  ●惊抓抓哩:大惊小怪

  ●疯扯扯哩:疯疯癫癫

  ●矿哩:同“穆”哩

  ●亮晃晃:很亮

  ●雾独独:冷不防的

  ●神戳戳:发神经

     ●索索板儿:滑梯

  ●火瞟瞟哩:灼伤般的疼

  ●吃嘎嘎:吃肉的意思

  ●卡卡各各:角落

  ●吹垮垮:聊天

  ●呱西西:傻傻的

  ●铲铲:(cuan四声)不相信的意思。例如:甲:今天发奖金老哟。乙:铲铲,昨天才发老的。







以上为我收集、整理、校正!大部分来自与百度百科之四川话资料,笔者按照潼南方言,和四川话特点修改部分不准确的字或音,替换部分潼南音与大众四川话不一致的词语,增加部分潼南或四川特有词语!



音韵

  

  与普通话中声母的区别

  ■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四川话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基本上把普通话中翘舌音念为平舌音,比如:"智商"普通话为[zhìshāng],四川话为

[zǐsāng] 注2 (音同“字桑”);"超市"普通话为[chāoshì],四川话为[cáosǐ](音同“操四”);"支持"普通话为[zhīchí],四川话为

[zīci](音同“资瓷”)。

  ■在四川话 (但不包括成都话) 中以鼻音“n”开头的音节中,如果韵母不是“i”开头(如“i”或者“in”),则“n”都通读为“l”。

如“南方”,四川话中音同“兰方”。成都话的“n”在“i”前腭化为舌面鼻音。

  ■音节中或末尾的鼻音大都能区分,而成都附近、眉山、乐山等地的前鼻音(咸山摄)弱化成鼻化元音,如成都中派“an”的发音为国际音

标中的[ae~]。

  ■音节“ing”与“in”跟大部分南方方言一样,完全通读,统一发音为“in”。“eng”与“en”在大部分音节中通读为“en”,如“痕

”与“恒”同为[hen];“棱”发为[len]。但是“eng”和“en”而在声母“b”、“p”、“m”、“f”后能够区分,前者变为“ong”,而后

者仍然发“en”的音。

  ■音节“wu”固定变化为“vu”,如“五”、“雾”等。

  ■普通话中声母后的"e" 读为''o'',并且直接读 如:哥哥(gó)注意不要读成(guó);上课(kǒ) 不要读成(kuǒ)

  ■部分词有''u''化现象,如累''luěi'',横''huen''(部分地方读''huan'')

  ■j,q,x后面的“u”可以读本音乌 虽(xǘ)然 民族(qu 这里的“u”读本音乌,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 速(xu这里的“u”读本音乌

,而不是普通话的“ü”鱼)度

  普通话中以韵母(元音)开头的音节,大多都冠以鼻音“ng”,如“安”[ngan]、“恩”[ngen]。

  四川东北部的巴中、仪陇;四川南部的仁寿、井研、威远、自贡、荣县、隆昌、筠连和四川西南部的西昌、会理、盐源、德昌、冕宁、盐

边、米易等地的人能够区别平舌与翘舌。


  同时成都市所辖彭州市、郫县、都江堰市和新都区西部使用一种独特的“卷舌音”,在读“十”、“室”、“吃”、“侄”等古代入声字

时不仅翘舌,而且舌尖后卷,有点类似于儿化音,比如“十”[shir]、“吃”[chir]。

  在声调上,成渝片古入声归阳平(即二声),如“一”、“六”、“绿”等字声调均为阳平;雅棉小片古入声归入阴平(即一声);仁富

小片古入声归入去声;岷江小片保留入声,因此也与通常意义的四川话差别较大。

  大多数地区入声归入阳平是四川话与其他北方话的主要区别。

  
词汇

  

  文白异读:

  四川话由于受北方官话的长期影响而产生了文白异读系统,白读音主要出现在高频日常生活用语中,而文读音主要出现在书面语、新词汇

中。四川话的文白异读系统也在不断变化中,但主要的趋势是文读越来越占优势,部分字白读已趋于消失,固定为文读读音。

  

  
语法

  

  除了有一些特有的方言词汇外,语法跟普通话基本一致,能逐字互译。

  被动句中的“被”字一般说为“遭”,但此时带有不情愿、不高兴的感情色彩,所以平时被动句使用较少。如“他遭开除了。”普通话中

说为“他被开除了。”

  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不能不提的形容词,白,不说白,说“迅白”;黑,不说黑,说“曲(qi)黑”;轻,不说轻,说“捞(升调)轻”

;重,不说重,说“帮重”;快,不说快,说“飞快”;甜,不说甜,说“抿抿甜”;酸,不说酸,说“溜酸”;等等。倒装现象:“热闹”

,要说“闹热”;“公鸡”“母鸡”,要说“鸡公”“鸡婆”

 
  
现象

  倒装现象:“热闹”,要说“闹热”;“公鸡”“母鸡”,要说“鸡公”“鸡婆”等等;

  注:这里采用汉语拼音给四川话注音,根据实际情况声母添加了[v]、[ng],而几乎不使用[zh]、[ch]、[sh]、[n]。同时四川话中没有韵

母[e],只有[ê],故使用[e]代替[ê]。四川话阴平调值为55,表现形式同汉语拼音,如“鸡”[jī];阳平调值为21,借用汉语拼音中轻声调号

表示,如“巢”[cao];上声调值为53,借用汉语拼音中去声调号表示,如“走”[zòu];去声调值为213,借用汉语拼音中上声调号表示,如“雾”[vǔ]。
发表于 2010-10-18 07: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Re:【忆乡月收集,整理,标注,校正】【四川话八大音之潼南方 ..

又一文学作品
发表于 2015-9-3 22:39:33 来自手机WAP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夹肢孔、歪巴裂嘴、搞屎棒、旺实、曲鳝儿、
ZUa子==ZU0(做)sha(啥)子、前面声母十后字韵母
同样,这个(dang)==这个di(地)fang(方)前字声毌十后字韵母
还有些、一时想不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4 17: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长知识了:loveline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