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铜梁县城曾经不如潼南,潼南的“七十一条街”的长是有名的,一根烟抽完了是走不到头的。以前的铜梁县城非常烂,有一天原四川省的书记什么的到铜梁看了说还有这等破县城?于是铜梁知耻而后勇,先是修路,为了拉近到重庆的距离,从铜梁县城到西泉的路连续修了两遍,第一遍是硬化,第二遍是扩宽。据说,全县人民都出了资了,当时有意见,后来路修好了,没意见了。铜梁的旧城改造也基本是重新规划的,没有新城旧城之分,和荣昌一样,全是整体规划的新的。铜梁没有潼南的文化资源丰富,但却处处彰显了文化的特色。都值得潼南学习和借鉴。学习借鉴的结果可以做得更好。这里把这篇报道转发到此,没有贬低我们的潼南的意思,而是希望大家看到周边是如何发展的,然后才能更清醒是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来赶超。
: v* z7 P$ |& d! O“铜梁就是重庆主城的延伸”3 t, K* [2 R4 @- _) r1 s
0 u) A0 L' X8 E华龙网—重庆日报1 q+ ^3 ~8 l- @ m" B, H3 @
p/ @' x% S& {/ \
# s! _7 y% o5 x/ R0 ]- R, b7 t 记者 陈波 4 X$ n; [2 X0 b* T+ U
8 b/ E2 x' }% t. H0 {: M' I# a! Z3 h4 }7 J# j% I6 S q+ S, F4 {) U8 k
曾经的两条街就是一座城,这样的县城能发展成怎样的面貌?铜梁以其特有的魄力和艰难的付出,给出了一个响亮的回答———县城就是主城的延伸! ( j+ l6 q0 a4 D2 r E
' C6 x* s0 ]6 Y5 B0 t. k. Y( k. Q l% `" M: I$ U1 Q" k$ D) k7 b5 L3 H5 _$ W& A4 Q. g
一座县城的变革,折射的是一条具有普世价值的高品位城市化之路。 + K3 Z& t0 `* {6 x" ^, e& i9 R9 k: W( ]- f6 ]+ A$ J0 T
R/ B1 T7 z: W# X6 V# {两条街一座城 曾经县城不如村 & V/ B2 N4 K; E7 ~+ r8 r
“10多年前,铜梁就是一座两条街的小县城。”这句感慨,铜梁县建委副主任欧朝刚抒发了多年。 + O+ x% g& m- P
- l& f6 X. j* }: B2 j/ g( {* p8 t& H# X
_) h3 y# y- r' K 那曾是一个令所有铜梁人尴尬的时期。 # Y% Z' l9 [, o1 _$ o! f
i, f. |# o d
; s) O# g4 O6 ?' O 1995年以前,整个县城面积仅3平方公里。若把县城“捏”成个圆圈,那这个圆圈的半径甚至不足1000米。欧朝刚对此曾有经典论述:“一根烟没抽完,县城走到了头。” & V( \/ E. o( z, l( X
老百姓感受更直接,他们说铜梁就是“辉煌”城市———晴天净是灰,雨天都是黄泥。 5 A/ ^& Y. y' Y B% @. ]* _7 L5 H7 m: I* v( n4 M2 d+ t8 K
+ w, a, j3 C1 J( m
7 [& h+ Q2 S: `* c2 d* x* F 若干年后,一位公务员买新房,将老母亲接进县城享福。入城当天,老母亲却频频拭泪。原因很简单,当时这个最高档的小区内,树只三四棵,草倒有半人高。时值酷暑,她说这不是享福,是遭罪。 # H+ Y( }, r% e& A4 Z, t) z: k" E: u6 `6 r# e
9 }0 N7 j( I, B4 L; I
, D* Y# V; b5 s' ?, s 新房装修,需一整块大理石案板,建材商与她约法三章:免费派车送货,但路上颠破了石材,概不负责。哪怕在机关工作多年,她咂巴咂巴嘴后,只能咬牙:“行!” ' N* p. a* ]7 R5 z; ^# q
Y- c- Q9 c7 b8 i6 p% T* e* e* |5 r6 e4 {0 c$ I" p+ L/ N( Z M+ b& e6 d
她比谁都清楚,通往小区的路有多烂。老母亲站在楼顶,看看周遭一片荒芜,很是心疼:“咋不都种上庄稼呢?还能有点收成。”老人心中,压根没把此地当县城。 8 }/ @* f( z2 d, [9 n* `5 G. C2 Q9 h
5 H \1 i& ~/ F! k$ |; d锻造高雅城市“家当” 8 s: @& d6 r. }3 m/ z7 r+ P6 ~8 s& v2 X: T$ r) b
: h1 z% ^3 R0 j, d# d, A
# K$ E7 }4 M2 E 10多年仿若弹指一挥间。 % M [& D; [( f6 z" N
n- o; c5 F4 _+ @! e. V3 G
2010年9月19日,西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的区县级公共图书馆落成。在哪里?铜梁。 9 B! o( s2 d3 m- ~, `
; ?: ^4 w0 Y( X' S- q e0 y/ a8 T, ^/ L* w# c* `3 }( P5 d0 u$ h" ]- r& H% g1 _
这是一座占地60余亩,总投资达0.7亿的巨型建筑。图书馆不仅可以看书看报上网,赏书画、观会展,还能欣赏包括于佑任、吴鸿恩大家手迹的上百块历代铜梁木匾。 0 n5 ^- t& d. { L5 Z) F) F! s) Z2 @ Z8 h+ N7 O; e
( v$ L6 f8 T0 x- T" M1 y
7 R6 e& b! l5 j) x' J/ I 实际上,如此气势恢宏又格调高雅的图书馆,只是铜梁下血本进行城市提升的前奏。/ z( R1 T, X# {# F `! L, {# Z
" g w: t# ^; W/ i; y ]今年初,铜梁的老百姓,听说了一个他们以往只能在荧屏前羡慕的建设计划:本县要建影剧院。而这个影剧院,实际上是按照歌剧院的形制在进行建设。7 c1 ^5 r0 q1 P( x, `
“主体建筑酷似大提琴,略向前倾斜的造型犹如正在演奏,浅色调的逼真造型显得典雅、浪漫。四周城市广场景观,以优美而富于动感的五线谱勾勒出主线。”建设者近乎陶醉的语气。8 F) @ T' y. B
, K9 k2 z. r6 k4 e& t. @! v- |" W“大提琴影剧院”建设正酣,形如洁白钢琴状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设计已然完成。从这个呈优美弧形的建筑上空往下俯视,就会发现她犹如一只凝视的眼睛。, K- L, y9 @: O+ S# Q
" `! M6 x# Q1 ~7 I$ O( ^5 f* q- s# N% Y9 e
3 R* m) |0 S+ U* W 还有淮远河一条玉带般贯穿始终的商业步行街,其建筑配以主题广场、主题长廊、水景,以及融入传统龙文化的元素,将现代园林和明清古典风貌有机结合,远望如清明上河图再现。
9 S |( v* W' s7 b* u" m ZW, y/ b2 `& Y( H; h
5 U, N6 }! d1 D) S1 X3 m& a 如此恢宏的高品位城市布局,已远远超越一个县城的需要,铜梁究竟希望塑造成怎样的形象?5 @0 ^, D6 O- r4 @. r
“铜梁就是重庆主城的延伸!”铜梁的决策者认为,一个主城功能拓展区的发展定位,决定了这个县城的方向,那就是真正成为一个具有高品位、高格调的城市。
% A% G, Z" q8 u0 Q) }_: e$ K' ~. {4 Y
血本培养城市气质 高格调城市雏形已现, Y+ i$ r5 N3 p$ i; x
C% M( F: f8 r. E) M. m. [2 D
以建歌剧院的形制建影剧院,对一个县城来说已属咋舌。而铜梁在此之上,更是提出了千米之内有花园,500米之内必有广场、绿地的花园城市口号。2 X! ^3 C/ w# G# q" A8 d$ f8 |# F1 q
! b7 N# u+ M+ L3 ] `
去年,随着占地300多亩的人民公园建成,铜梁人拥有了第五座公园。而到2020年,他们将在县城里坐拥10个公园。铜梁人骄傲地说,这是他们的“500米福利”。* t- q" y8 G+ D2 M$ U; Y- |0 K9 x4 h
e; N/ q; r2 Q a: ]% A. o! w1 Q8 w3 V9 M
少有人知道,为了这些欧洲式的花园环境,铜梁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 r. u/ u' g2 p& p X5 m 雪庵公园———铜梁首座公园,地处县城核心。该地若建小区,地价高达9000万。然而最终,这里成了一座公园,为此县里“倒贴”1300万。进出之间,财政少收一个多亿。
7 Z- B9 M/ q( g. V4 d: w i3 Q! wl; a: N
+ G, T' \% I. ] 修建明月广场时,有人就说过,若改成商业房,那是3000多万元的纯收入,当时县财政一年收入甚至还不到一个亿。% O6 H6 G1 F; \/ F' a7 t
) O( O9 m b- n0 e8 v( \10个城市公园、10条健身步道、10大城市大件……铜梁不惜代价,固执地以民生为本,按照“500米福利”推进着城市建设。- o- v- r6 i: J* p4 y6 ]% M7 t" ^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建设档次,铜梁的县城总体城市设计及城区主要干道风貌设计编制,是交由最权威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每年还投入1000万做规划。
8 A% n4 c7 b& L( W1 s* { “一个县城,难道还真的想打造出国际化品位?”这是有些人的质疑。然而,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开始动摇这部分人的质疑了。1 s w% w% r+ K- h
y1 s* }% x6 g" n
9月初,空政文工团排演的歌剧《江姐》,在重庆大剧院进行为期五天的轰动演出。最后一场时,一票难求,门口的“黄牛党”开始倒起了高价票。$ X- w! a+ U$ J/ x# }- M
# P# [3 t8 l4 C* T/ H, y& x+ X; k0 t0 I! j- l9 [6 Z" d# ~* }5 x2 r* B. b( u
听到“黄牛”中有人操铜梁口音,有人上前以铜梁老乡的身份套近乎希望“照顾老乡”。谁知该“黄牛”毫不领情:“老乡?今天买我们票的铜梁老乡都超过500人了,我能照顾谁?”, D! f( q; L/ z r+ M3 g6 N/ @* s M- S* b- D
闻者大吃一惊,一个小小县城,竟然有超过500人花高价买“黄牛”票听歌剧,一个城市的格调和品位,由此可见一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