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740|回复: 14
收起左侧

渝遂快速铁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6 14: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遂渝快速铁路简介

    遂渝快速铁路,已于2002年12月破土动工,全长127公里,其中潼南境内28公里,设计时速为220公里/小时,是西部地区目前时速最快的铁路,途经潼南玉溪、群力、桂林、梓潼、上和5个镇。目前,潼南段铺轨已竣工,2006年10月试通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遂渝高速公路

    遂渝高速公路重庆段已于2004年3月开工建设,壁山、铜梁、潼南段现在正式启动,计划2007年7月竣工通车,全长156公里,途经潼南永胜、田家、太安、梓潼、双江5个镇(乡),长28.37公里。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已正式下文同意潼南段设置田家、潼南、双江三个互通立交。目前,潼南县已全面完成拆迁安置工作,工程进展顺利。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彩旗猎猎,群情激荡,潼南人民多年夙愿的钢铁巨龙飞腾在潼南田野山乡;车轮滚滚,汽笛长鸣,承载着文明进步的列车奔驰在潼南广褒大地。千古盼想,今朝实现,奋进乐章,高亢嘹亮。92万潼南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正在乘借这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掀开历史新的一页,谱写高歌猛进阔步向前的新篇章。

   此时此刻,我们忘不了———铁路建设大军头顶烈日,身披寒霜,争分夺秒,忘我战斗在施工第一线的身影;我们忘不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渝遂铁路潼南段无障碍”这一实实在在的支铁总目标;我们忘不了———县支铁办、各级各部门、铁路沿线镇乡大力支持铁路建设的殷殷真情。正是因为有路地双方的齐心协力,精心组织,才确保了铁路建设施工单位的正常施工,确保了铁路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

   渝遂铁路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西部第一条客货混运的一级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铁路自四川省遂宁市引出,经潼南、合川、北碚至重庆,新建线路全长128公里。其中,四川境内31公里,重庆境内97公里。

   渝遂铁路潼南段全长27.8公里,途经我县玉溪、群力、桂林、梓潼、上和五个镇16个行政村,在上和镇回头村进入合川市佛盐镇。潼南段正线用地2100多亩,临时用地300多亩,拆迁房屋310户,44450平方米。基础工程挖填土石方530万方,有隧道9座,2161延米;桥梁28座,8413.69延米;涵洞59座,1773.15横延米。

   钢铁巨龙从潼南穿境而过,实现了潼南人民的千古夙愿。然而,这一夙愿的实现,离不开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宏伟乐章的大背景;离不开我县县委、县政府的多方协调和奋力争取;离不开潼南各方的齐心协力和众志成城。

                         艰难争取 千古梦想今朝圆

  今天,当我们看见列车在潼南大地上奔驰,当我们身挎行囊享受着这出行的快捷和便利的时候,当我们依托这交通快车道展望美好未来,快马扬鞭马蹄急之时,我们每一个热爱家园的潼南儿女心中都会涌起骄傲和自豪。然而,我们也许还不知道,如果没有潼南县委、县政府在前期的艰难争取,这条铁路大动脉或许已经和我们失之交臂。为了争取最佳建设方案建成现在这样的铁路,可以说凝聚了潼南人民的集体智慧,潼南人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早在1998年6月,我县就获悉了国家修建渝遂铁路的消息。自此,潼南人未雨绸缪,着眼长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渝遂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成立了时任县委副书记宁光贤同志为组长的铁路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艰苦细致的工作,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艰难争取,力求最大限度地使这一机遇变成加快潼南发展的千古良机。

  渝遂铁路开初设有三个方案,即西线、中线、东线方案。方案不同,线路所经过的区、市、县显然不同。这样一来,为了争取铁路的走向。各区、市、县各显神通,多方争取,其竞争态势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在三条方案中,西线方案是改造老成渝铁路,这个方案很快被专家否定了;中线方案,是由成都出线,经四川的乐至、安岳,在我县的五桂镇穿过,县内仅有几公里铁路,并且距离县城40多公里,这个方案对于我县来说,十分不理想;而对我县最理想的方案就是东线方案,也就是现在建成的铁路线。它穿越我县境内的路线长,经过的乡镇多,带动的范围广,并且火车站离县城近,这就是我县下最大决心,做出最大努力争取到的方案。

  当时,为争取到这一最佳的方案,潼南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历尽艰难,支铁办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带着县委、县政府的殷殷嘱托,带着全县人民的深切期盼,带着了却祖祖辈辈千古夙愿的决心,开始了艰难的争取工作。他们进北京、上成都、下重庆,诉说潼南人的期盼,诉说潼南人的真诚,诉说潼南人渴求交通得到改善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时任县长魏寿明同志亲自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到设计院、铁道部计划司、市委、市政府直至主要领导,汇报潼南人民的想法和愿望。一次次诚恳的倾诉,一趟趟艰辛奔波,一番番艰苦卓绝的努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铁道部、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被感动了,我们赢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一个于潼南最大利益的铁路建设方案得以实现,一个振奋和鼓舞潼南儿女的消息飞回了潼南。同时,我们又极力争取,使业主在多投资1323万元的情况下,将潼南火车站由远县城方案(龙形镇铁匠院子,距县城约10公里)争取到改为近县城方案(距县城4公里,即现已建成的火车站)。

  潼南的大地上不仅有了铁路,还有一条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铁路线路,潼南人抓住了一次交通建设上难得的一次机遇,潼南人为子孙后代谋求到了最难得的幸福之路!千古梦想,今朝了却,潼南大地一片欢跃,潼南儿女欢欣鼓舞!

                         全力支持 施工畅通无障碍


  在铁路建设大军刚入潼南的2002年12月26日,县委就组织召开了有各施工单位、渝遂铁路建设指挥部领导,我县各相关部门及铁路沿线各镇参加的“渝遂铁路潼南段建设工作座谈会”。会上,县委明确响亮地提出了“渝遂铁路建设潼南段无障碍”这一支铁工作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潼南各方积极配合,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了各种困难和矛盾。回眸共同走过的历程,许多感人的往事还一幕幕在人们头脑中闪现。

  建立健全机构,领导工作扎实。为了确保县委、县政府“无障碍工程”目标的实现,我县切实加强了支援铁路建设的领导工作,县里成立了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副组长的支援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支铁工作。沿线各镇成立了支援铁路建设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制度,做到了分工协作,责任落实。县支铁领导小组下设的支铁办,还设立了综合、工程协调、征地拆迁、治安保卫四个科室。同时,制订了支铁办主任、副主任及各科室工作制度,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分管县领导还和铁路沿线各镇签订了支铁工作责任书,使支铁工作得到了正常有序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使支铁工作有章可循,有规范的操作依据,县委、县政府还先后出台了潼南府通(2002)6号关于维护渝遂铁路潼南段建设秩序的通告,潼委办(2002)209号、潼南府发(2003)18号文件,县支铁办、县公安局印发了关于维护铁路沿线治安交通秩序的通告。这些文件对于协调各部门关系,积极、扎实、有效地推进支铁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支持。提高干部群众支铁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是确保“工程无障碍”的有效措施。为此,县支铁办将政府通告印发到沿途各镇,张贴到各村、各社、各院落,支铁办还将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办法”等10多个文件汇编成册,广泛发送到铁路沿线的村社村民手中。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标语、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群众了解了政府文件规定,让群众既有效地维护自身权利,又消除了不必要的误解,使大家自觉自愿地支援铁路建设工作,为路地一心加快建设的良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力支持配合,推进建设进程。为快速推进铁路建设,县支铁办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着力做好施工队伍进场、协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路地文明共建等相关工作,使铁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实施。

  一是施工队伍入驻快、生活好、工作顺。在施工单位进入潼南工地时,县支铁办与各相关部门、镇村一道,积极协助各工程项目部做好施工队伍的生活设施及后勤保障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了租房、水电、通讯等相关事宜。

  二是全力支持、配合,快速完成临电工程建设。临时用电工程是施工单位前期的重要工程,是施工的动力保证。在县支铁办的积极协调和县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沿途供电所派出专人负责拉闸、搭火、提供资料,提供技术指导。与此同时,各镇村社还派出专人与支铁办人员一道,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在相关补偿政策尚未出台,群众工作十分难做的情况下,一处处地对农民的青苗竹木进行详细登记造册、签字,后又逐户发放临电工程青苗损失补偿费。在十分紧迫的时间里,完成了对1100多户社员的青苗损失登记赔付工作,保证了施工单位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了近70公里的临电线路架设。

  三是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关系着施工能否顺利推进,关系着百姓的具体利益,2003年春节前后,先后有7 个施工单位进场,涉及的正线用地和临时用地相对较为集中,时间紧,任务重,县支铁办全力配合施工单位,使征地拆迁工作有效快捷推进。

  在春节万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县支铁办征地拆迁科的同志,放弃了与家人亲友团聚的时间,不分白天黑夜,不论晴天雨天,雨天撑起雨伞,晚上亮起手电、车灯,辛苦工作在施工第一线。采取“五到场、六签字、一公开”(即支铁办、镇、村、社、施工单位到场;支铁办、镇、村、社、社员、施工单位签字和张榜公布用地情况)的办法,办理土地征用,保证了征地工作的公开、准确、透明。在保证施工单位用地的同时,县支铁办的同志还会同镇村社一道,对拆迁房屋逐一丈量登记,依据县政府的补偿规定如实补偿,并将房屋面积、类别、补偿标准等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在此基础上,县支铁办还组织各镇抽出的专门人员,专事落实拆迁户新宅用地问题,使拆迁户房屋拆得快、搬得快,建得快,确保了铁路建设施工的进度。

  四是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主动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营造良好施工环境。随着施工的推进,各类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铁路沿线的道路、水利设施,饮水管道,水井和农房炮损等问题接连出现,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超占土地,损毁庄稼等事件时有发生,群众要求赔偿的反映十分强烈。县支铁办和镇村社与施工单位一道,深入到逐村逐社逐户,进行现场调查登记,路地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真诚合作的态度,按照“部市纪要”的有关精神和县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一件件、一桩桩地落实了赔偿或补偿。三年多来,县支铁办参与协调和处理重大伤亡事件4起,一般的路地纠纷200多起。这些事件和纠纷的正确妥善处理既维护了老百姓的利益,又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五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合理变更原有设计。在施工进程中,县支铁办在铁路沿线反复核查,把群众反映的影响生产生活出行的问题一一登记,并与遂渝铁路建设指挥部一道现场办公,很好地处理了增设人行天桥、顺接道路和疏通水系300多处原设计不尽合理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群众对县委、县政府这一惠民之举表示由衷地感激。

  三年多来,我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铁路沿线各镇及广大群众,在支援铁路建设工作中,上下一心,积极工作,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渝遂铁路建设潼南段无障碍”这一支铁工作总目标,收获了“无一户强制拆迁、无一件长时间大规模阻工、无一起集体上访”的工作成果。

                         路地一心 文明花开结友谊

  加强沟通和交流,加强理解和尊重,使路地一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确保顺利施工,我县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与施工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加强路地文明共建。一次又一次的工作座谈会,表达了我县坚决实现“铁路建设无障碍”总目标的信心和决心,使施工单位了解潼南,认识潼南,感受潼南,达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意愿。

  2003年春节,我县四大班子领导,带着全县人民的深情,对县内的铁路施工单位进行了慰问,给施工单位送去了年货及慰问品,把新年的祝福和深切的问候送到铁路职工的心间。按照县的统一要求,各沿线镇还在节日期间开展了浓重的慰问活动:有的给施工单位送年货,包饺子;有的给施工单位举行专场文娱演出;有的和施工人员共用年夜饭。亲切的问候,温馨的祝福,倾心的交谈,欢乐的笑语,加深了路地感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3年8月,高温酷热难耐之时,县委、县政府领导再次前往施工工地慰问战斗在酷暑下的铁路建设职工,给他们送去了防暑降温的药品,送去了热情洋溢、饱含潼南人民深情的慰问信,对他们顶烈日战酷暑,争分夺秒的实干精神,以及视工期如军令,视质量如生命的敬业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使铁路建设职工感受到我县人民的关切之情,他们由衷地称赞:潼南县委、县政府办事站得高、看得远、想得细、做得实。

                         火车飞驰  激情高歌抒华章

  2006年5 月1 日,一列货运列车由远而近,第一次呼啸着驶入潼南大地;10月22日下午两点过,一列客运列车第一次驶入潼南境内。潼南通火车了!

  火车通了,潼南的变化也大了。

  化学危险品专用线建起来了。经过艰难的争取,由万利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化学危险品专用线已经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其业务辐射到周边的遂宁、安岳、南充、蓬溪、射洪、武胜、岳池、永川、广安、铜梁、合川等市县,化危专用线的营运,将大幅度降低化工企业的运输成本,必将给万利来化工及周边县市化工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企业来了。新华化工、民丰农化等一批企业已先后落户潼南,这对于缓解潼南的就业压力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房价涨了、地皮贵了、商机多了,出行方便快捷了,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时空距离缩短了,受这两个特大城市的辐射更强了……

  这些发展和变化无疑会积聚大量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也一定会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遂渝铁路,是造福子孙的幸福路、是潼南人民奔向富裕的康庄路。92万潼南人民必将搭借“巨龙”飞腾的翅膀,以艰苦奋斗敢争一流的精神和勇气,谋求更大的发展,书写更加宏伟的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2004年8月28日,铁路铺轨进潼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4: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07-2-26 1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看了,知道了..頂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2-26 19: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引用第6楼duhm2007-02-26 14:48发表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车有点安逸哦
发表于 2007-2-27 1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在外打工的潼南人也可以坐火车到家门口了。不知什么时候开通客运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