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445|回复: 3
收起左侧

开放成重庆最突出的品质 出口10年涨3.3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4 20: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7-4-2 10:39:00  来源:重庆日报
--------------------------------------------------------------------------------




       中新重庆网4月2日电 据重庆日报报道   (记者 王海达) 10年前,这里还是中国西部内陆一座“深居简出”的工业城市;10年后,这座城市以其摩托车、汽车等各类工业制造品闻名全球。并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各家跨国公司竞相进驻的战略要地。   
    重庆,因开放而“天下闻”;重庆,正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吸纳着来自全球的资源和发展动力。   
    “直辖十年来,开放已经成为重庆最突出的城市品质。”市外经委主任李建春说。   

    十年来重庆利用外资情况  
    “发现”重庆   
    2004年3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专家尼古拉初次来渝,猛然“发现”重庆并非如联合国内部刊物所说的那样 “位于喜马拉雅山麓”,但却拥有令人惊叹的工业制造实力。2006年9月的一个清晨,来渝参加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年会的霍尼韦尔全球副总裁沈达理独自上街晨跑,意外地受到市民教打太极拳、请吃小面的礼遇,并因此得出“重庆城开放、重庆人热情”的结论。   
    尼古拉离开后一个月,联合国工发组织在华首个国际投资与工业转包促进机构(SPX重庆中心)在渝挂牌;沈达理吃完那碗麻辣小面3个月后,霍尼韦尔全球研发中心(GES)落户重庆,一系列后续投资、进驻计划悄然推进。SPX重庆中心和霍尼韦尔GES“空降”重庆,也许和尼古拉的“发现”、沈达理的那碗麻辣小面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和任何一家来渝设立机构的国际组织、任何一家来渝投资的跨国公司一样,重庆海纳百川的开放“度量”,却是吸引他们的关键之一。   
    “全球产业转移一波接一波,机会一直摆在那儿。”李建春认为,重庆绝对有能力从中得到自己的那一份,“但前提是我们自己要主动,亮出城市品牌、展现城市形象,让别人能更多地了解重庆。”   
    AAPP、世行年会、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亚洲杯足球赛、国际工业转包展、全球采购会、重庆·香港周、重庆·澳门周……这些年来,由重庆举办的全国、洲际、国际会展活动越来越多,重庆的国际知名度也随之急剧上升。   
    融入世界   
    在赢得国内外的关注和源源不断的项目、投资的同时,重庆的视野也不断扩大。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都不再是一句空泛的理论。2001年6月,力帆足球俱乐部引进越南头号球星黎玄德,力帆集团借此事件在当地造成的轰动效应,顺利打入越南市场;这一年年底,长安集团与美国福特签署合约,成为福特在华惟一轿车生产合作伙伴。2004年春,宗申集团在相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接连与意大利比亚乔、美国哈雷车签下战略合作协议;两年后,庆铃与日本五十铃重新调整占股比例,并就引进全新车型平台、建立发动机制造基地和销售公司等事宜达成一致。   
    力帆的“黎玄德攻略”,目标直指越南市场;长安、宗申和庆铃的国际化战略,其核心却已转向技术、品牌和市场资源的分享——— 按照协议,庆铃将得到五十铃最新的商用车和柴油发动机制造技术,并与后者一起从全球市场中获益。   
    开放,给重庆带来了日益广阔的出口市场,以及从“重庆制造”走向“重庆创造”所不可或缺的外部资源。   
    去年底,长安首款自主品牌微型轿车“长安奔奔”上市,并在随后3个月时间里创下销售逾两万辆的惊人纪录。令长安倍感自豪的是,这款轿车不仅实现了重庆-上海-欧洲三地同步研发,其核心研发团队中更有相当数量的欧洲本土汽车设计师。   
    “10年前,我们的政府还在为劝说企业扩大出口劳神费力,你知道现在这些企业的口号是什么吗?”一位业内人士总结道:“融入世界,参加全球产业竞争。”

    开门“造城”  
    打算融入世界的并不只是企业,对于重庆来说,“重庆造”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绝不是开放的终极目标。  
    “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出台政策力挺开放型经济发展,就是希望重庆能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最终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国际大都市。”李建春说。  
    去年11月,《重庆交通物流枢纽战略方案》正式发布,其中构建“国际临空技术产业城”的构想,为未来的重庆勾画出了一幅令人憧憬的蓝图:依托江北机场、北部新区,造一座技术产业城;依托汽车、IT制造业,造一个现代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依托日益增长的货流、人流、资金流,建一个区域经济核心城市;依托不断开通的国际国内航线,成为中国中西部乃至东亚产业及交通物流枢纽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制定这份方案的并不是政府部门,而是一家名为野村的国外战略发展研究机构。时任市外经委副主任的邹小平认为,以这样一种开放的模式去设计一个更加开放的新重庆,不只是一种姿态,更体现了重庆全面开放的决心。  
    用别人的眼睛来打量自己,根据国际标准调整自己的前进路线,这就是重庆在过去10年里养成的开放品质和行为方式。  
    从2003年起,我市连续4年雇请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为本地投资环境作评价研究报告,报告中来自外商和外资企业的反馈与意见,则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指南,而重庆投资环境满意度的得分也随之不断上升。  
    开放品质给重庆带来的,除了日益提升的城市形象和美誉度,还有纷至沓来的跨国投资、商业机会。  
    直辖十年,重庆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06个,合同金额达58.6亿美元;在渝外商投资企业已逾1800家,其中不乏福特、通用电气、爱立信、ABB、家乐福、麦德龙、五十铃等69家世界500强企业。目前,我市五大支柱产业均有跨国公司投资项目,而惠普、霍尼韦尔、IBM等世界顶级IT企业的到来,则为本地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出口:10年涨3.3倍
    记者 王海达  
    从1997年的7.8亿美元,到去年的33.5亿美元,重庆年度出口金额在10年间涨了3.3倍。与之相应的是出口企业的增长:目前全市外贸经营企业已达2400家,是直辖前的20倍。  
    重庆出口的第一次爆发是在2001年。这一年,以力帆为首的重庆摩托车企业成功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市场。在摩托车出口带动下,当年全市出口金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11.03亿美元。2004年,汽车零部件、通用发动机成为继摩托车后两大全新出口支柱,当年重庆出口也因此再创新高,达到20.9亿美元。  
    从直辖前的7.8亿美元到突破10亿美元,重庆用了5年;从10亿美元跃升至20亿美元,重庆用了3年。2006年,重庆出口以33.5亿美元“收官”,这一次,我们实现 “十亿美元级”跨越的时间缩短到了2年。  
    在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出口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和市场的不断扩张。截至目前,“重庆造”已销往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中既有汽摩船舶及其零部件、大型装备、化医原料等工业产品,柑橘、藠头等农副产品,还有诸如海扶刀、系统集成软件等高新技术产品。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面前,重庆企业一边苦练内功,通过国际合作、自主研发等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一边调整观念、思路,以应对层出不穷的国际贸易摩擦和非关税壁垒。10年来,渝企曾先后遭遇8例反倾销诉讼,两度发起针对国外企业的反倾销调查申请并获胜。  
    与此同时,力帆、宗申等出口龙头企业,也在经历海外市场同质化竞争后转变扩张模式,陆续在关键市场国家设立海外制造基地,通过产地多元化策略确保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
     
发表于 2007-4-7 14: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我最爱抢楼层.
发表于 2007-4-9 02: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直辖带来的效应到目前可是说是反应得相当的明显哦
发表于 2007-4-17 22: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毕竟重庆还属于内陆城市,而且这几年也是通过基础建设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现在要考虑基础建设到一定阶段后如何来提升后续的经济上规模了。

比如一些场镇里面,开始前几年还能通过一些公路,桥梁啊,果木啊等等激活了当地的经济,也是农民们看见了不出去也能搞点钱,现在路基本上都修的差不多了,场镇上面楼房也盖得差不多了,前几年外出打工存的钱也用的差不多了,如何来保持呢?如何保持没有经济特色情况下象古溪那些地方如何来保持经济发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