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592|回复: 1
收起左侧

陈抟里籍考/任继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6 1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陈抟(?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唐末宋初人。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东都事略》、《宋史》皆列其传。他好读《易》,著《指玄篇》81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又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及诗600余首。据史传所载,陈抟的一生颇富戏剧性和神秘色彩。年轻时,“读经史百家之言……颇以诗名”。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先后在武当山、华山长期隐居。曾为周世宗、宋太宗召见,均不愿出仕。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卒于少华山。据说,他曾“服气辟谷二十余年”,“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能“逆知人意”、“预卜死期”等等。 宋太宗称陈抟为“方外之士”,《宋史》把他列入“隐逸”列传,后世有的称他为“传奇式人物”或“道士”。在中国思想史上,陈抟是具有一定地位的重要人物。从封建理学的发展来看,陈抟对于理学的奠基人周敦颐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于理学具有不可忽视的开源之功。在中国道教史上,陈抟占有更为明显的地位,他被列入“高道”一类,道徒们把他奉为继老子、张陵以后的道教至尊,称他为“陈抟老祖”道教经典总汇《道藏》大量搜集了有关他的事迹和传说的记载。可见,无论在哲学史上或宗教史上,陈抟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我们应该摒弃那些有关他的荒诞传说,把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进行研究,还原他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和应有地位。
    把陈抟作为历史人物来研究,有许多问题还得下功夫。陈抟的里籍在什么地方,就是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考订。
关于陈抟的里籍,历来诸说杂陈,纷殊不一,据笔者所见有以下几种说法:
       (1) “毫州真源人”。毫州真源,即今河南鹿邑。此为传统之说,影响大,流传广。持此说者有《东都事略》《五朝名臣言行录》《杨文公谈苑》(见《宋朝事实类苑》)以及《宋史》《宋诗纪事》《(道光)安徽通志》《(康熙)陕西通志》《(雍正)陕西通志》等。《中国人名大辞典》、旧版《辞源》、旧版《辞海》以及新版《辞海》《宗教词典》等,均持此说。
       (2) “华人或洛人”。华,指华州,今陕西华县;洛,泛指河南。这种说法在北宋时已有,李宗谔《图经》就提到:陈抟“或居洛中为洛中人,或居华山为华州人”《舆地纪胜》的作者也写道:“按传记皆以为先生(指陈抟)毫郡人,或曰华人。”。”
       (3) “莫知所出”。此说对陈抟的里籍没有确指,还加以神秘化。如《群谈采余》说:“陈图南,莫知所出。有渔人举网得物甚巨,裹以紫衣如肉球状,携以回家,溉釜燕薪,将煮食之。俄雷电绕室大震,渔人惶骇,取出掷地。衣裂儿生,乃从渔人姓陈。”
   (4)“夔州府人”。唐末,夔州治地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一带。《诸真宗派总簿》云:“陈抟老祖系四川夔州府人。”
       (5)“安岳人”。认为陈抟是“普州崇龛”人而“崇龛”在今四川安岳县境内。《(乾隆)安岳县志》写道:“陈抟字图南,邑崇龛里人。”《(道光)安岳县志》更明确指出:陈抟生于“崇龛乡”,“即今古龛寺”(原注:在安岳县治南45公里象王山)。现今也有持此说者,或认为“应确定陈抟先生的出生地在今安岳县境内的观音寺(按在今安岳县城关东30公里的龙西公社所在地)”或认为“陈抟出生在普州崇龛……五代、宋代时的普州崇龛,在今四川安岳县境内”
       (6) “潼南人”。认为陈抟是“普州崇龛”人,而“崇龛”其地在今四川省潼南县境内。笔者主此说,详论见后。
从以上诸说中,可以见到有两个较大的分歧:(1)陈抟的里籍,究竟是“亳州真源”还是“普州崇龛”;(2)“普州崇龛”是在今安岳县境还是在今潼南县境。
    陈抟系“毫州真源人”的传统说法,大体上是沿袭《东都事略》、《宋史》,特别是《宋史》,但其具体根据不详。翻检史籍并经过实地考察,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而“普州崇龛人”的说法则有更为可靠的稽凭。
    陈抟的著作,大部分均已散佚,现在我们能见到很少的几篇。其中有一篇《易龙图序》,载于南宋人吕祖谦编纂的《皇朝文鉴》《宋史?艺文志》亦著录。前者标题为《龙图序》,署名“陈抟”;后者标题为《易龙图》,亦署名“陈抟”。《易龙图》当为陈抟关于《易》的研究专书,而《龙图序》则是他为此书作的序言。明朝杨慎在编纂《全蜀艺文志》时,也收入此文,标题为《易龙图序》,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结尾有“西蜀崇龛陈抟序”等文字,它提供了有关陈抟里籍的可贵资料。
    北宋初期人李宗谔(965-1013)主编的《图经》(即《新修诸道图经》或《祥符州县图经》)写道:“陈抟,普州崇龛人。既长,辞父母去学道,或居亳为亳人,或居洛中为洛中人,或居华山为华州人……”它确称陈抟是“普州崇龛人”,与《易龙图序》一致;同时,也把陈抟的出生地崇龛,与以后寄籍之亳、洛、华等地明白分开。陈抟死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时李宗谔已25岁;《图经》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亦距陈抟在世很近。李宗谔是当时著名学者,曾参加重修《太祖实录》等书,他主编的《图经》达1500余卷,是据各地所上图经汇纂而成。其涉猎的资料当是丰富而较直接的,他关于陈抟里籍的记述也当更为可信。所以,南宋人王象之指出:“陈抟字希夷,普州崇龛人。……案传记皆以为先生亳郡人,或曰华人。然案祥符旧《图经》谓:‘陈抟,普州崇龛人。……’此说最为有理。祥符去国初甚近,李宗谔撰定《图经》。宗谔,博物君子也,必得其实。
    南宋时期,主张陈抟的里籍是普州崇龛之说亦不乏其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除了赞同李宗谔的意见外,还就有关陈抟里籍的资料作了不少记述。他确指陈抟的出生地和故宅所在:“天池,在安居县之崇龛镇,陈希夷所生地。”“钦真观。在安居县之崇龛镇,即陈希夷故宅。宣和中,诏天下访道书。观有《庚桑子》,道士缮录以进,遂赐今额。”“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间,赐额‘钦真’。”王象之还举出钦真观道士也认为陈抟是崇龛人,他写道:“又《别传》一编,乃钦真观道士谢道缘所传,其徒相传盖二百余年矣,亦以先生(指陈抟)为崇龛寨人。”他还记录了在普州(治今安岳县城关)一带有关陈抟的一些传说,如:“郡土硗,无珍异之物,惟铁山枣、崇龛梨、天池藕,三物皆希夷所种。”“破石井,在州(普州)城西,水清冽,乃一巨石凿开而水出,相传云陈抟相地所开。”南宋时任过知普州的杨栋(眉州青神人)曾撰有《普慈志》,该书也记录了“破石井”的类似传说;还记载普州州治安岳县有两仙堂,“两仙堂,在郡治,绘陈希夷、赵缩手像”。
    宋人的一些著作,也谈到陈抟在今四川地区的活动。《宋诗纪事》有成都名妓单氏的《送陈抟》诗。宋祁的《谒希夷先生祠堂》诗中,有“岷峨有归约”一句,透露陈抟曾在峨眉住过,且表示要回归峨眉。文同在《书邛州天庆观希夷先生诗后》写道:陈抟“后晋天福中来游蜀,闻是州(即邛州,治今邛崃县城关)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有道术……遂留此学,率能行之”。陆游也谈到此事,他说:“予游邛州天庆观,有陈希夷诗石刻云:‘因攀奉县尹尚书水南小酌回,舍辔特叩松扃,谒高公。茶话移时,偶书二十八字。道门弟子图南上。’……末书‘太岁丁酉’,盖蜀孟昶时,当石晋天福中也。天庆本唐天师观,诗后有文与可跋,大略云:‘高公者,此观都威仪何昌一也,希夷从之学锁鼻术。”’
    元、明以来,许多著述亦认为陈抟是普州崇龛人,如:《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代成书)、《大明一统志》、《全蜀艺文志》、《蜀中名胜记》以及清朝时修撰的《乐至县志》、《安岳县志》和《(民国)潼南县志》等。在《(道光)安岳县志》上,还有周元位的一段文字,专论陈抟里籍为普州崇龛。
    据以上文献记载,特别是两宋时期的记载,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陈抟的出生地即里籍是五代、宋初的普州崇龛县。有的文献把陈抟的里籍写为“普慈崇龛”。这里的“普慈”,或是“普州”之误,或是指普慈郡。按普州的前身为普慈郡,《太平寰宇记》云:“普州……李雄乱后,为‘獠’所没,梁置普慈郡于此。梁普通中,益州刺史临汝侯赐郡‘獠’金券镂书,其文云:‘今为临汝侯赐郡,可率属子弟奉官租以时输送。’周武帝建德四年于郡立晋(按应作普)州。隋炀帝(按应为隋文帝)初,州废。”《隋书?地理志》的说法有些不同:“普慈,后周置,郡日普慈,县日多业。开皇初,郡废。”对此,《舆地纪胜》作了辩证:“《寰宇记》云周武帝建德四年于郡立普州,《隋志》又云周置普慈郡。象之谨案,《梁史》普通中已置普慈郡,周置普州,非置郡也。”宋初,普州辖安岳、安居、乐至、普康、崇龛、普慈等六县,崇龛为普州辖县之一。有人认为,宋代有普慈县(治所在今乐至县境),遂以为“普慈崇龛”是指普慈县的崇龛,此说有误。因为它是指普慈郡(即普州)所属的崇龛县,而不是把普慈县与崇龛县并列,也不是把崇龛县隶属于普慈县。在上引文献中还提到“安居崇龛”,这是由于在宋太祖乾德五年废崇龛县为镇,以其地入于安居县,故此后史籍遂有此说。
    五代、宋初普州的州治,在今四川省安岳县城关,崇龛县是该州属县之一。既云陈抟的出生地在“普州崇龛”,则当在普州辖境内,而不在“毫州真源”,即陈抟的里籍在今四川省,而不在今河南省。
    那么,为什么在宋代就有人说陈抟是“亳州真源”人呢?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即《舆地纪胜》指出的,人们把陈抟“学道”居住之地以为里籍,“或居毫为毫人,或居洛中为洛中人,或居华山为华州人”。其二是与道教徒众有关,他们为了尊崇陈抟,遂把陈抟的里籍与他们尊崇的道教始祖老子联系起来。说成是老子的同乡,这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一书中有所透露:“先生姓陈,名抟,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人也,与老子同乡里。”
为了进一步搜集资料,笔者曾先后两次分别去安岳、潼南二县进行调查。在这两个县境内,至今还存有一些与陈抟有关的遗迹或传说。
    在今安岳县境内,与陈抟有关的遗迹中,有两处特别值得注意。
      1.陈希夷墓
在安岳县城关东一公里云居山上的真相寺后面,至今基本完好。陵墓坐北向南,墓基宽约17米、高约4米,为石砌;墓顶长15米、宽10米,为土丘,后部有一小石坊。墓的正面有石砌墓门,两旁有石梯可上墓顶。
    墓门有石刻题额及对联,对联之间为《陈希夷自赞像》碑。门额刻“华岳归来”四字,两侧对联的文字是:“先生不必仍长睡,天下于今已太平。嘉靖癸酉季春曾锡龄。”《陈希夷自赞像》系嵌入的一通石碑,高2米、宽0.92米。碑的中、下部刻陈抟像,上部有自赞和题款,文字如下:“陈希夷自赞:‘一念之善,则天神、地祗、祥风、和气皆在于此;一念之恶,则妖星、厉鬼、凶荒、札瘥皆生于此。是以君子慎其独。’洪武甲戌秋月重阳日安岳县迪功郎县丞陈观重建,教谕谢复恭敬书。”从这通《自赞》碑来看,此墓是明太祖洪武甲戌年(洪武二十七年,1394)重建。此后,于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又经培修,并于墓门增刻对联和门额。
    墓门两侧的石壁上,还留有后世题刻。东侧石壁上刻字石高0.75米、宽0.50米,一些文字已风化剥落,可读者有:“戊午阆中陈口口书……秋中与王伟联句……两非常体,双炉是化功。希夷留法像,道德可为宗。”西侧石壁上刻字石高0.75米、宽0.41米,文云:“陈螭庭游真相寺。石径半凌空,图南庙貌宗。千年丹灶冷,一洞碧树封。有衲谈禅学,无人得静功。残碑铭慎独,瞻拜问遗踪。结伴访仙踪(?),登临到口下,幽篁三殿外,有佛半岩中。龟鹤留神迹,丹炉候火功。希夷真口(?)(?),赞语实儒宗。”“题陈希夷先生像。太极由谁剖判先,诸儒理学口相延,蛰龙有决原非幻,伏虎无心也自然。袖卷白云游华岳,手招明月口江天。还山有诏常高卧,何只称为碧洞仙。咸丰八年重九日成口伟口王之杰题。”
    这座墓葬是否为陈抟的真身,目前还无从论说,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现存陵墓是洪武二十七年重建,则此墓的初建当早于此,至迟在元代已有。第二,墓的规模较大,且为县丞主持重建,在当时应是严肃庄重的事。第三,人们把陈抟墓修在安岳县,明嘉靖年问培修此墓时,增添的门额又有“华岳归来’四字,足以说明修墓者以及安岳县的一些人,确认陈抟的里籍是普州,云游各地,死后又落叶归根还故里了。
       2.陈抟坝
   《(道光)安岳县志》载:“(安岳)城东明时掘得宋碑一通,载地名‘陈抟坝’,有希夷祠,祠倾而碑与诗尚在,诗有‘一睡三十年’之句。”据当地同志介绍,今安岳县城关南15公里思贤公社境内,有古地名“陈抟坝”。
    除上述两处重要遗址外,至今在安岳县还有不少相传与陈抟相关的遗迹,如“希夷炼丹处”刻字、希夷池、翰林洞等等。
    以上现存于安岳县的有关陈抟的遗迹,有的显然是附会之说,但“陈希夷墓”、“陈抟坝”则是具有相当价值的材料。它表明元、明时期,安岳地区无论官府或民间,均确认陈抟的里籍是在普州境内,而不在亳州真源。这种看法是与宋代一些人的看法一致的。至于“希夷炼丹处”、“希夷池”、“翰林洞”等,虽为附会之说,然参以其他资料则不难看出,正是因为陈抟是普州人,才会在安岳县有这些传说。
    关于陈抟的出生地和故宅所在,《舆地纪胜》载:“天池,在安居县之崇龛镇,陈希夷所生之地。…‘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中赐额‘钦真’。”在这里它明确指出,崇龛镇(即宋初崇龛县治)是陈抟的出生地,其故宅仅距该镇二里。因此,要弄清陈抟的里籍在普州境内什么地方,必须弄清崇龛县治之所在。
    长期以来,有不少人确认陈抟是普州崇龛人,并指出崇龛在今安岳县境内,或确指县南45公里象王山古龛寺、县东南15公里的观音寺,或笼统地说崇龛在安岳县境内。笔者认为,古崇龛县治不在今安岳县辖区。
    唐、宋史籍中关于崇龛县治的记载是明确的。《元和郡县图志》于“普州”云:“崇龛县,下,西至州一百一十里。隋开皇三年于此置隆龛镇,大业十二年于镇置县。先天元年改为崇龛。因崇龛山为名。崇龛山,在县西三里。”《旧唐书?地理志》于“普州”云:“崇龛,后周隆龛城,隋隆龛县。旧治整濑川,久视元年移治波罗川。先天元年为崇龛。隆龛山在县西三里也。”《太平寰宇记》载:“废崇龛县,在州(普州)东南一百里。后周置隆龛戍,隋为隆龛县。旧治整濑川,唐久视元年移居波罗川。先天元年改为崇龛县,皇朝并入安居。隆龛山在县西二里。”《新唐书.地志》、《舆地广记》于崇龛县并作“武德三年置”,按《舆地纪胜》考订,武德三年(620)为重置,非初设。《舆地广记》、《舆地纪胜》并作“乾德五年”废崇龛县为镇,并人安居县。从这些记载可以了解崇龛县的沿革,隋开皇三年(583)设隆龛镇,大业十二年(616)于镇设隆龛县,唐先天元年(712)因避唐玄宗讳改为崇龛,宋乾德五年废县为镇并入安居县。则崇龛县设于大业十二年,最后废罢是在乾德五年(967),共三百余年。崇龛县治之所在,西距普州州治(今安岳县城关)50公里或55公里,小地名波罗川,治西1公里或15公里有崇龛山。
   《(民国)潼南县志》于该县沿革写道:“大业初,废府(指仁寿二年设置的遂州总管府),改称遂宁郡,领青石、长江、方义三县;又分置崇龛县,故址在今崇龛镇。”经笔者和潼南县的同志一道实地考察,古崇龛县治的旧址,是在今潼南县光辉公社境内,但不在民国时期的崇龛镇(今光辉公社办公机构所在地)
       今潼南县城关西31公里光辉公社驻地,旧名崇龛镇,又名会龙场、漏孔场,位于姚市河与琼江的汇合处,是遂宁、安岳、潼南三县交界的地方。直到解放初期,在这个场的场口仍挂有一块金字大木匾,上书“崇龛巨镇”四字。但这里并非《(民国)潼南县志》所说的古崇龛县治所在地。
   《(民国)潼南县志》于“崇龛废县”下写道:“隆龛山,一名明月山,俗又呼为漏孔山云。”此山今名明月山,山不大,但突兀于两条河之间。原来较高,因20世纪50年代开山采石,现存高度约为原高的三分之二,相对高度约四五十米。据介绍。过去此山树木葱郁,蓑草密茂,犹如长毛狮子雄峙。故又称为狮子坡。开山取石前,山的西坡顶部有石刻“明月山”三个大字,远至5公里以外都能看见。明月山即古之隆龛山、崇龛山。按《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载,崇龛县治在崇龛山东面二三里,但今光辉公社驻地(即民国时期的崇龛镇)其位置却在崇龛山(明月山)的正西约05公里处,显然与史载不合。又当地世代相传,现在的崇龛镇是清朝初期从另一个地方迁来的。因此,要弄清古崇龛县治的确址,必须在崇龛山(明月山)的东面去考察。
    笔者在潼南县见到光辉公社写的一个材料,它说:“光辉,旧名崇龛……场东明月山,巍然屹立,山腰有石缝,高约一丈,宽可二人并行,又称漏孔山。……(光辉)又称会龙场,‘文化大革命’中改光辉……旧址原在九大队瓦子堡,称史家镇,距公社约三华里,清初被焚毁,化为灰烬,乃在今公社建立市镇。”这个材料提供了古崇龛县治的重要线索。据介绍,瓦子堡在明月山之东,与史籍所载古崇龛县治在崇龛山(即明月山)之东的方位一致,我们遂重点考察瓦子堡一带。
    瓦子堡系一小山丘,因山丘及其附近几十亩田地里有许多瓦块而得名。又名史家镇,据说是因明代这里出了一个姓史的进士而有此称。瓦子堡的范围,包括今光辉公社九大队第一、二、三、十一、十二等五个生产队,幅员约1000亩,其中可
    耕地约800亩左右,中心地带在九大队三队,有几个相当大的平坝。其中心地带,南面濒临琼江(距江近一公里);西面约一公里为明月山;有一条小河(现名拱桥河沟)穿过,流入琼江。
经过实地考察,笔者认为瓦子堡就是古崇龛县治所在地
    第一,这里濒临琼江,且为古代从成都到重庆的东官大道的必经地,有水陆交通之便。《旧唐书?地理志》说,崇龛县“旧治整濑川,久视元年移治波罗川”。所谓“川”,或指河流,或指平坝,而“整濑”、“波罗”之名已不可考。瓦子堡濒临琼江,又有几个较大的平坝,符此地理条件。
    第二,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居民汇集居住的地方。实地考察时,我们在坡地和坝田中,都见到仍有不少瓦块、陶片,当为过去筑房之所。据当地社员介绍,至今瓦子堡一带还留有一些老地名,如铁匠沟(在一队)、较场坝(在一、二队)、马道子(在四队)、庙子坡(在三队)。近些年来,他们耕地时,还常常挖出地基石、阶沿石等。
    第三,当地世代相传,今光辉公社所驻场镇(即民国时期的崇龛镇),是因瓦子堡被火焚后迁过去的;过去挂在这个场口的那块“崇龛巨镇”的金字木匾,也是从瓦子堡拿过去的。
    第四,特别重要的是它距明月山(崇龛山)的方位和里程。《元和郡县图志》说,崇龛县西至普州55公里,“崇龛山在县西三里”;《太平寰宇记》说:“隆龛山在县(废崇龛县)西二里。”瓦子堡的位置在明月山的正东,其中心地带距明月山1公里左右,也在安岳县城关(古普州治)东面约55公里的地方。方位、里程皆与史籍记载相合。
    因此我们认为,古崇龛县治所在地,不在今安岳县境内,也不在今潼南县光辉公社驻地(民国时期的崇龛场),而是在今光辉公社驻地东面15公里处的九大队境内,小地名瓦子堡。
    有论者把陈抟出生地确定在今安岳县境内的观音寺(即龙西公社所在地),其理由一是“因观音寺距崇龛镇不过30里,古定属崇龛镇区域”,一是“特别重要者以有明代‘希夷故里’碑碣尚存”。这个说法也失之笼统而欠确切。
    如上引《舆地纪胜》所载:“天池,在安居县之崇龛镇,陈希夷所生之地。”“希夷故宅,在安居县崇龛镇二里。国初即其宅为灵山观,宣和中赐额‘钦真’。”天池,已不可寻。当地社员说,明月山上旧有斗碗口大的一股清泉,泉前有小池,是否即为天池,不敢推断。至于“希夷故宅”,今亦不可寻其址,但《舆地纪胜》明言“希夷故宅”距崇龛镇(即崇龛县治)1公里,当在今瓦子堡附近。以现在的行政区划而言,光辉公社辖境仍为遂宁、安岳、潼南三县交界地,但光辉公社与安岳县交界处,自公社驻地算起,向西最近处有75公里,因此“希夷故宅”不会在今安岳县境内。至于安岳县境内有“希夷故里”的记载,不足为怪。因为,崇龛县既属普州,而安岳观音寺一带又近崇龛或即属崇龛县境,可以泛指“普州”或“安岳”为其故里的。正因此,在今安岳县城关一带有“希夷墓”等遗迹也就是自然的事了。但是,要确指陈抟的里籍,既然明言“崇龛”,其故宅又只距崇龛l公里,当然就只能是今潼南县境内。
    实地考察中,我们还在光辉公社听到一些有关陈抟的传说,备录于下:“陈抟是崇龛人。明月山的东侧山顶有仙人洞(按因开山取石,今已不存),高约七八尺,深约二三丈,宽一寸多,陈抟老祖就在那里修道炼丹。”“‘明月山’三个大字就是陈抟亲笔写的。”“陈抟在明月山修道时,每天都要到山下一里多路的桥下,同那里铁盔寺的长老下棋,这座桥还在,名叫会仙桥(在今十一大队一队境内)。”“陈抟是从崇龛到武当山、华山去的,临走时还把有些东西丢在八角井里(此井仍存,距会仙桥约20)”。“陈抟在崇龛的时候,见到一个老太婆很穷,就给她一些米,叫她撒到一口水井里。从此,这井水就变成酒,老太婆卖此致富。但她不满足,当陈抟回崇龛时,又去找陈抟,说酒是有了,却没有酒糟喂猪。陈抟说:‘天高不算高,人心节节高,凉水把钱卖,还嫌酒无糟!’于是井水再也不变成酒了。”当然,这些传说是不能作为信史稽凭的,但它却表明了在崇龛县治所在地,长期流传的这些有关陈抟的传说,绝不是偶然的,而与陈抟的里籍在崇龛县有关。
    综上所述,“亳州真源”、“华州”、“洛中”等地,只是陈抟的寄籍之所在,人们可以把陈抟称为“武当真人”、“亳州真仙”、“华山道士”,但陈抟的里籍应该在“普州崇龛”,即今四川省潼南县境内。近千年来,那种认为陈抟是“亳州真源陈抟老祖与潼南崇龛人”的传统说法,应该加以澄清。
发表于 2011-7-16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