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866|回复: 1
收起左侧

我的哥哥/张显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6 1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记事起,我就非常崇拜我的哥哥,因他很有才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在行,且造诣很深。我的少年时代基本上是在看他的故事、书法,听他的歌声、琴声中度过的。他的这些爱好,对我一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受益匪浅。
        哥哥大我十一岁,小时候,父母亲工作很忙,常常顾不到我,就由哥哥带我玩。我那时人小不懂事,自认为是家中掌上明珠,有父母疼爱,呵护,骄横跋扈,十分淘气,就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样,常常弄得哥哥焦头烂额的。
        哥哥对我非常的耐心,为了培养我对艺术的兴趣及爱好,时常给我讲故事,吹笛子,或叫我看他练书法。哥哥年轻时是川剧票友,在老家舞台上演小生是非常著名的。所以,经他给我讲的故事都渗透着戏剧的招式,如《温酒斩华雄》,《林冲夜奔》《柳荫记》等,常常听得我如痴如醉,笑声朗朗。
        哥哥还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唱起歌或川剧来,音色明亮,音域宽广,吐字清晰,行腔委婉,韵味隽永,声情并茂,一会男角转女角,一会女角转男角,让人一时揣摩不清他究竟是男是女,比起现在红遍大江南北的李玉刚来,哥哥并不逊色。
        哥哥年轻时非常帅气,且有才华,可由于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他过早的组成了家庭而差点毁了他一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哥哥是德阳东方电机厂技工校的一名学生,由于字写得好,人又漂亮、机灵,深得领导喜欢,学校准备叫他一毕业,就给领导当秘书。可人算不如天算,最后一个学期便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学校停办,学生纷纷离校回家。
        哥哥十八岁刚参加工作时,不听重病在身的母亲劝阻,匆匆与一位年轻漂亮的农村姑娘接了婚。第二年,孩子就呱呱落地。哥哥那时工资低,嫂嫂又是农村户口,孩子也属娘,一家人都指望着哥哥那二十几斤粮和二十几元钱,生活过得紧巴巴的。
        没办法,人再年轻,再漂亮总不能当饭吃,还得面对现实,还得要生存,嫂嫂只好回到农村去种她那一亩二分田。那年的冬天,天气一直不好,下了好长时间的雨,哥哥因照相业务又到其它区赶流动场去了,家里只有嫂嫂和俩个侄儿。刚回到家的哥哥见家里冷屁秋烟的,娃娃也饿得直哭,哥哥问嫂嫂怎么没做饭,嫂嫂羞涩地说:“家里早就没米下锅了,只剩点包谷面,正愁不知吃什么?”哥哥放下扛在肩上的相机,说是到嫂嫂的自留地掐点牛皮菜合上包谷面,先将娃娃安顿了再说。
        刚走到自留地,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偷嫂嫂种的菜,哥哥去时逮个正着。由于想起家里的老婆孩子正在挨饿,见偷菜的又是本生产队的人,哥哥便骂了这位偷菜妇女几句,谁知,这位妇女自觉无地自容,回家后便悬梁自尽了。
        半夜时分,只听门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哥哥慌忙中披上一件破旧棉袄打开房门,只见门外火把通明,一二十个人将嫂嫂的屋子围个水泄不通,中间还停放着一个死人,此人正是傍晚偷菜的那位妇女。哥哥从未见过这种场面,顿时吓得六神无主,语无伦次,再三给死者家属叙述当时的情景,表示这个妇女的死与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可死者的亲戚是公社的领导,强迫哥哥要负责安葬费,屈于当地领导的高压和威胁,哥哥含恨赔了钱,了结了此事。
        为此,哥哥单位上又将他调到离家更远的王家场工作。
        尽管哥哥一人在偏僻的小乡场艰难地工作着,但他心里却无时不刻的牵挂着嫂嫂,特别是两个咿呀学语的孩子。他将仅有的那点钱拽得更紧,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有时到了自虐的地步。
        那段时间,哥哥单位食堂里,一个星期才吃一次肉,他从来舍不得吃,总是用漱口缸装好,再打一份小菜将装过肉的碗沾得如同水洗,小心翼翼的步行几十里山路,拿回远在新胜场的老婆孩子吃,自己却饿得用井水下糠饼充饥。
        这就是我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哥哥呀,他是为了家庭,为了那份纯真的爱情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生命都无怨无悔的那种人。哥哥呀!哥哥,你活得太累太累了,你是有苦不愿说,有事自己扛,将自己最后一点阳光都照亮别人。哥哥是我的恩师,更是我的楷模。
        刚下地方工作时,我择对象的标准很肤浅,只求漂亮,不图综合素质。哥哥知道后,耐心地给我讲了许多人生感情方面的事和他的亲身经历,如:红楼梦中的贾,黛之恋“万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及“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从那时起,我便与书籍接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端正了我择偶的标准。
        哥哥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二十多年来,我与妻子相儒以沫,日子越过越甜,家庭越来越幸福。
        随着时势的逐步好转,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哥哥最早地离开了他原来的工作单位,开始创业自己开像馆。由于没资金,他就用较少的钱先买个旧相机,一边作照相用,一边又改造成放大机。从此,不管在老家的塘坝,三汇,复兴等几个区赶场时,便多了一位年轻,英俊,潇洒的摄影师。
        经济条件好转后,哥哥又添置了三角大相机,135理光相机等设施设备,同时又教会了嫂嫂照相,洗像,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像馆。哥哥白天马不停蹄的穿梭于几个区镇照相,晚上又与嫂嫂一起冲洗照片,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一天晚上,哥哥和嫂嫂为给一所中学赶制毕业照片至凌晨,实在太累了,两口子和衣而卧,浑然不知小偷进屋,将家里所有的照相器材偷得干干净净。等到天亮发现家里被盗后,哥哥急得捶胸顿足。好在公安机关破案及时,才避免了这次重大损失。为此哥哥对公安干警的侦查手段和破案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志要将自己的两个小孩培养成为光荣的人民警察。多年以后,哥哥的这一愿望也得到实现,两个娃娃都在公安系统工作,圆了哥哥自己未圆的警察梦。
        尽管哥哥平时很忙,但他也常常挤出时间,看书学习、拉琴、练字,依稀记得,哥哥是老家书法协会最早的会员之一。那期间,是哥哥一生中最充实,最愉快的黄金时节。
        经过哥哥几年的努力拼搏,他在经济上也有了丰厚的回报。但也由于工作的辛苦,劳累,哥哥逐渐学会了饮酒。那时我刚从部队转业在县城工作,每次回家时,见他和父亲一起喝得云里雾里,我时常劝他们少喝点,可父亲老是“你哥哥累了一天,让他喝点嘛”,哥哥以“父亲喊我陪他”为由,俩爷子你劝我,我敬你。兴奋时,哥哥还学着南宋词人辛弃疾大声朗诵: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看到哥哥和父亲对饮那个高兴样,不由我想起他们为了这个家,那些年吃的苦,受的累,我当兄弟和儿子的还能说什么耶?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吧。
        八五年的国庆节,我们单位组织职工和家属到北碚和大足宝顶旅游,我也带上父亲一起去,父亲玩得非常高兴,一会拿钱给我老婆买衣服,一会又叫买皮鞋。刚回到家,便接到嫂嫂的电话,说哥哥体检时,发现患了中毒性肝硬化。
        一家人惊慌失措,悲痛欲绝,我赶紧请好假,到重庆医学院去看望他。哥哥消瘦了,一脸的憔悴,但是很乐观、坚强,我一面安慰着哥哥,一面偷偷的落泪。
        等医生空时,我悄悄咨询了一下哥哥的主治大夫贾教授,此病何来?重否?贾教授说:“酒喝多了引起的肝硬化,麻烦”。
        不久,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刚处理完父亲的丧事,百天之后,哥哥又离我而去了。
        转眼,多年过去了,我时常还在梦里与哥哥相逢,听他那优美悦耳的笛声,观他那楚楚动人的川剧表演,欣赏他的诗歌朗诵。遥望家乡,我深情地怀念着我的哥哥,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他的一生尽管很短暂,很平凡,但给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勤奋好学,心底善良,对家庭负责,对朋友真诚,对事业执着,各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现天各一方,望他在天堂里好好休息,轻松点,潇洒点,多与父亲团聚相逢,相互关心,相互照应,酒要喝,但要少一点。
        哥哥呀!我好思念你。你在天堂,还牵挂你心爱的弟弟吗?
发表于 2011-7-16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塘坝镇的帅哥,摄影高手,非常崇拜他,好友---/张显华,.我演川剧杨八郎的剧照是他所拍,见我剧照就想起了好哥哥张显华,我热爱摄影可说是受他的萌发吧..-----安息吧.好哥哥张显华.永远怀念您.杨毅敬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