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步伐] 潼南:六种模式脱贫 61个脱贫村年内“摘帽”

[复制链接]
在河对岸 发表于 2011-8-10 18: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今年,潼南61个整村脱贫村,将全部实现脱贫目标。在实现整村脱贫中,潼南农村的贫富差距也在迅速缩小。据县扶贫办统计:2008年,这61个整村脱贫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1303元;而2010年,这一差距已缩小到218元。
4 y+ g( r3 A& u' v1 }基础设施先行% H& N& N% i, R9 d( c( i0 k
崇龛镇张板村在实施整村脱贫工作中,由隆鑫集团投入132万元,将进村公路进行了硬化,在产业基地内又修起了互通机耕道。进村公路畅通后,村里便扶助贫困村民种植柠檬。今年,全村在原有1000多亩的基础上,又新种了1000亩。
) W, W4 f' P0 \# L2 N贫因户张寿康参加了村互助合作组,对原种植的20余亩柠檬加强了管理,年产量达到15吨,去年仅卖柠檬一项收入就达到5万元以上,实现脱贫。如今,柠檬产业成为该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
/ H# o& t: a7 m" ?1 i9 o7 l1 }7 L自实施整村脱贫以来,潼南县分两批,启动了全县61个村的整村脱贫。到去年底,已有30个村实现整村脱贫,余下的31个村,也将在今年底实现脱贫目标。  d/ K1 [2 d6 y
在实施整村脱贫中,潼南县探索出了一条路子:基础设施先行,产业发展随后,重点扶持到户。" C  v( z+ L% F( t0 N
两年来,潼南县在市扶贫集团及扶贫部门的支持下,整合各方面资金,集中改善61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总共新建和改造村级道路1218公里,人行便道256公里,建桥22座,村村通公路,其中六成村公路进行了硬化;同时,修建山坪塘302口,改造中低产田3600亩,新建和整治石河堰32节,新建和维修电力提灌站11座,建灌渠8500米等,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 B4 n( p  R; C+ z7 t$ d3 _* |) \" D
基础设施改善先行,为贫困村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 f% A6 D- L9 A. |/ }4 z/ ^5 @六种模式脱贫
4 I3 s- d. {3 q+ V2 l. g% a* Z' N花岩镇水桥村自启动整村脱贫以来,采取大户带贫困户方式,发展庭院经济七彩山鸡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养殖大户无偿或优惠为贫困户提供鸡苗,并负责技术指导。贫困户将商品鸡以适当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大户,双方都得利益。
& M: p' v$ R$ a目前,全村有23户贫困户养殖起七彩山鸡。村里还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土鸡、兔、鱼的养殖中,使全村所有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家家都有了符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并通过产业的发展,年人均纯收入净增1100元以上。( b0 |- c- X# W2 w9 @4 S% Y& e
在推进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脱贫中,潼南县探索出了六种模式:生态旅游型、庭院经济型、龙头带动型、专业合作型、市场牵引型、兼业经营型。
& }& y8 [4 p0 g3 Z/ ^- k) f这六种产业发展模式,适应了不同条件地区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让贫困村有了主导产业,贫困户有了增收项目。# V+ {6 n4 s9 y8 m; V
比如崇龛镇白沙村、青杠村和梓潼街道李台村,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景区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以上;米心镇的禅鹤村发展“林下养鸡、坡上种树、院坝种菇、圈里养猪”的立体型庭院经济,人均年增收2100元;太安镇的鱼溅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把田间变成“车间”,农民变成农业工人,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2600元……
) B) e' }9 f' z) C1 E% A4 v六种增收脱贫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潼南农村贫富差距的缩小。
5 Y3 {* A: E6 U贫富差距缩小
. L1 @6 Y: |. G# z3 [# _& V4 G( V/ ^走进双江镇林湾村,只见到处都是新建或改造后的农民新居。在这里,从住房上已基本看不出贫富差距了。
5 y( [5 M) r6 X. R3 d: }- S8 \“要不是政府扶持,乡亲们帮助,我一辈子也修不起新房。”因残疾而致贫的贫困户杨思华说,他家所修新房基本上都是政府出的钱。! p  w' d2 P3 P% d" P3 g
今年4月,潼南县多方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对今年初从全县贫困残疾人中筛选出来的249户农村无房或危房户的住房,进行新建或改建。到目前为止,潼南县由政府出钱、镇村帮助,已为1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修建或改造好了住房,其余的100多户,也将在年底前全部搬进新居。2 }0 a5 Q0 Z1 S6 `$ G
花岩镇水桥村在整村脱贫中,为19户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进行了住房改造,建起了村五保家园,新建了村文化室、卫生室等。* D, k! Z: f7 g/ z: u$ h. `) y. a
潼南县目前已实施贫困户易地搬迁893户,对住岩洞、窝棚和危房的363户贫困户的住房进行了新修或改造;在贫困村新建小学3所,建五保家园5处,所有的贫困村都已建或正在建集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中心为一体的村级活动中心。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评论5
贵重 发表于 2011-8-10 19: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s:377]  [s:377]  [s:377]  [s:377]  [s:377]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漂吧无名 发表于 2011-8-10 21: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的都是有关系的,,还有在路边公路方便的...哎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mi 发表于 2011-8-10 23: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俺们都是比较落后的村啊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河对岸 发表于 2011-8-11 12: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s:377]  [s:375]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爱也错 发表于 2011-8-14 1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村也很落后的啊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5-22 20:53 , Processed in 0.0207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