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3196|回复: 1
收起左侧

[大佛中学] 重庆潼南大佛寺概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3 07: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佛寺位于重庆市潼南县西北1公里的定明山北麓,涪江的南岸。山前,蜿蜒曲折的涪江沿山脚向东流逝。宽阔的涪江常年通航,上可至绵阳成都,下可达合川重庆;山上,205线国道与渝遂高速公路相通,东距重庆92公里,西北距成都192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大佛寺及其摩崖造像历史悠久,文化遗存极为丰富,自隋至清,时间延续长达1400余年。东岩与西岩(千佛崖)126龛928尊明确纪年的儒、释、道三教造像,是西南地区最早的宗教造像之一。其隋开皇十一、大业六年天尊像是我国早期道家造像之一。
  大佛寺所在之山,古名“定明山”。因其位于古遂宁县城之南二里,故又称“南山”。
  山北二里的下县坝(今梓潼胜利村五仙庙一带),早在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即已设置“遂宁郡”,置城历史可上溯至1651年之前。据《潼南县志》和大佛寺现存明确纪年题刻考证,大佛寺摩崖造像的开凿历史最早为隋开皇十一年(591年),系道家造像,山巅,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建禅宗寺院三重,名为“南禅院”,并于山前石壁上镌造大佛头像,仅自顶至鼻,便未就而弃;唐代后期,随着中原佛教文化逐步南迁,大佛寺东西二岩长500米坚硬的岩壁为宗教造像提供了基础,加上雕塑技术的日益成熟,摩崖造像欣然兴起,雕像之风日渐盛行,留下众多唐代造像;北宋之初,以陈抟、周敦颐、邵雍等人大倡理学之风,统治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推行多教合一体,此时大规模摩崖造像的风气日渐衰退,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出现了理学佛学互相融合的文化现象,此时,造像之风再度风行,不仅雕造了不少龛刻造像,还出现了佛、道两家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于北宋靖康丙午(1126年),由道者王了知命工按唐代石佛首之比例雕凿像身,并依德修舍缘,道者蒲智用协力增建“大像阁”,通为五层,尽覆琉璃。又于绍兴壬申(1152年)以金彩妆饰,创造出我国第一大金佛,成为了巴蜀第一奇胜。宋代诸帝既尊道教,也崇尚佛教,其目的如太宗所说:“浮屠氏之教,有禅政治”。徽宗于宣和元年推行“合佛道为一”,但又规定:“道前佛后”,大佛寺及其摩崖造像不仅是道佛互相影响、渗透的产物,也是佛教在传入我国的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式佛教的一个例证。元、明两代,大佛寺摩崖造像相对减少,但碑刻题咏相应增多;清代和民国时期,造像数量和碑刻题咏有所增加,且多为前代翻新庙宇或为造像妆彩鎏金,仅清嘉庆七年(1802年)、同治九年(1870年)和民国十年(1921年)就耗费巨资为大佛三次重妆金身,如今光灿夺目,保存完好。是反映宋代佛道合一、互相融合的典型代表之作。
  大佛寺沿江傍岩,一字形排列着“鉴亭”、“大像阁”、“前殿”(山门)、“观音殿”、“玉皇殿”共五座木结构古建筑,建筑面积1157平方米。因“大像阁”中覆护着一尊大型摩崖造像——弥勒饰金坐佛,故称“大佛寺”。
  大佛寺摩崖造像及覆护大佛的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于1956年8月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3: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我说说转潼南大佛寺的相关文章的理由。我经常与外地的朋友聊天,他们都认为潼南的特色东西少,在我们论坛都找不到,宣传旅游,连潼南的大佛寺都少有宣传,希望我们有必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宣传。马上就是国庆长假了,许多重庆、四川的朋友都想到周边去旅游,我想乘这个时候对潼南进行一些宣传。所有转了一些大佛寺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