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95|回复: 3
收起左侧

《潼南文化》:我家文化提高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5 08: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家文化提高史
●卢福康
        解放前,我家是佃农,几辈人目不识丁。1937年至1949年,母亲陆续生下我们六个兄弟,父亲一人种田,养家糊口都极为艰难,要想读书,简直是“抱鸡母想吃天鹅肉”!况且当时仅街上有所国立小学,乡下连私塾也很少,就是地富子女,读书的也寥寥无几。
        幸好我们六弟兄虽生在旧社会,却长在红旗下。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兴教育,每乡每村都设立起了公办小学、区所在地都办起了初中或高中。尽管我家经济拮据,但弟兄们还是先后上了小学,毕业后还有四人上了初中。念完初中,我被保送到师范学校,当了上“人类灵魂工程师”;老二考上了高中,后来也走进了教师队伍;老幺进了国营厂矿,当上了“工人老大哥”。后来我又聚了个当教师的妻子,老幺又讨了个具有初中文化的工人做老婆。这样一来,我家就有四男二女具有中等文化,五人跳出了“农门”,端上“铁饭碗”。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真还算个出“龙”出“凤”的家庭,受到了街坊邻里的青睐。
        我们的下一辈,上学条件就很优越了。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提出了“教育为本”、“科教兴国”的响亮口号,把发展教育摆到优先的战略位置。我们重庆地区这也很快普及了初中,扩大了高中,增办了很多中等专业学校和大专院校。我们六弟兄共有十五个子女,其中出了四个大学生,五个中专生(包括中师和职高),若加上取得大学文凭的四个女婿和中专毕业的五个儿媳,我家就有八人具有大学学历,十人具有中专学历,其余的都具有初中文化,个个都成了书生“秀才”。
        我们的孙辈,都是在2000年后才开始上小学,他们接受的是先进的现代化教育,那就更容易成才了,我相信他们绝大多数能上大学,当“举人”。
        我家是一个庶民百姓家。建国60年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能从文盲提高到大学,从“地上”提升到“天上”,仅从这一点就可反映出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发表于 2009-10-15 0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沙发,欢迎并支持友人 [s:322]  [s:324]
发表于 2009-10-15 09: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新生活!
发表于 2009-10-15 0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
写得好。平素的语言中展示出了浓浓的深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