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955|回复: 2
收起左侧

[生活]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纪念杨尚昆同志诞辰100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0 02: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9969月中旬,我随时任副县长的杨宏玉同志到沈阳部队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唐世平请功归来,途经北京时,受到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及其胞弟杨白冰同志的亲切接见。转瞬之间,11年过去了,尚昆同志的音容笑貌、对故乡的殷殷关切之情以及从一举一动之中显示出的博大胸怀,高贵品质,人格魅力,时常魂牵梦绕于脑际,仿佛就在眼前。

      9月的北京,秋高气爽,丽日晴天,到处花团锦簇,桂蕊飘香,写满了灿烂与辉煌。
      17日下午530分,我们在北京市征兵办主任刘仁俊同志的陪同下,驱车如约赶到尚昆同志的住处。想不到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院。那低矮的围墙,灰褐色的铁皮大门和门前那6宽的混凝土小路上往来的出租车和其它各型车辆,表明这里不过是一座普通的民居。往前越过10余米的绿化带,是一条20来米宽的人工河。河岸白杨英姿挺拔,垂柳随风飘动,河水清澈见底,水草萋萋。岸边,七八个中老年人一边垂钓,一边神侃,其乐融融。
    刚刚走进小院,没想到尚昆同志和白冰同志已笑吟吟地走到了客厅门口,热情地与我们握手问候。眼前的尚昆同志,虽已满头银发,但身材魁梧,红光满面,精神矍烁,步履沉稳,丝毫看不出已是89岁高龄的老人。进入客厅,尚昆同志一边让杨宏玉同志坐在正中,他和白冰同志分坐两边,一边高兴地说:“家乡来的县长,而且是女县长,难得!难得!”又招呼我坐在他的右手边,慈祥地说:“近点,近点,好摆龙门阵”。亲切的呼唤,使我像见到了慈祥的老人和宽厚的长者,有点发毛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尚昆同志的客厅,近40平方米,右侧靠墙一个褚红色的巨大的书架,靠近顶棚处一台壁挂式空调、几张陈旧的褚红的皮沙发和一张编织着黑白花边的红色的已经磨损得十分厉害的羊毛地毯,显得异乎寻常的简朴,让人想起杨尚昆旧居“清白传家”的家训。
    刚一坐下,尚昆同志就亲切地问:“啥时来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杨宏玉同志汇报说:“已到北京两天了。今年83日,潼南发生了一次特大海损事故,在三块石船闸处因翻船死亡28人。16集团军48师地炮团后勤处米心籍勤务班长唐世平同志,强忍父亲落水后下落不明的悲痛和自己流血不止的巨痛,奋不顾身救起三名落水群众,表现了当代军人视人民为父母的高尚情怀。连日来,他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在巴山蜀水、东北大地广泛传颂。受县委、县政府委托,我们前几天专程到唐世平所在部队为其请功。现在,48师已为他记二等功,拟破例提任排长,16集团军已为他记一等功,沈阳军区已决定在全军区掀起学习唐世平的热潮。”
    “发生海损事故的事,我在电视上已看到了。现在善后工作如何?群众情绪怎么样?”杨宏玉同志刚说完,尚昆同志又关切地问。
    “事故基本处理完毕,罹难者家属情绪稳定。目前,县上正认真总结事故的教训,大力整顿水陆交通秩序,改进工作,交通方面已呈现崭新的局面”。听了杨宏玉同志的汇报,尚昆同志锁着的眉头渐渐舒展,一边点头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好!县委、县政府和各级领导要时常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从事故中吸取深刻教训,要把潼南各方面的事情办好。”听到唐世平同志舍己救人的事迹,尚昆同志高兴地说:“潼南地灵水秀,又出人啰!”接着,尚昆同志又饱含深情地问:“潼南的工农业生产怎么样?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杨宏玉同志汇报说:“今年在工业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工业产值继续保持增长势头,18月同比增长10%;农业上战胜了春旱伏旱和风雹灾害,又获得了丰收,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越来越好,各镇乡、各村社到处楼房林立。对城乡的弱势群体,政府采取了多种扶持措施,保障了他们的生活。”听到这里,尚昆同志黝黑的脸上不由绽开了笑容,白冰同志也不住地点头。
    紧接着,尚昆同志关切地问:“长滩子现在怎么样?”杨宏玉同志回答:“现在仍然由老百姓住着;政府已要求他们一定要保持原样,不得损坏一砖一瓦,一木一石;群众很理解,也很自觉地保护;县、镇领导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尚昆同志又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眷恋之情的尚昆同志还兴致勃勃地讲:“前几天在敦煌度假,在莫高窟碰到了县上的李金生同志;白冰也刚从北戴河疗养回来。看嘛,脸都晒黑啰!”尚昆同志兴奋地讲着,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我们沉浸在快乐之中。
    不知不觉,已过610分,杨宏玉同志担心尚昆同志过于疲惫,遂起身说:“尚昆老人,白冰老人,自1993年你们第二次回家乡以来,我们遵照‘潼南奋进’的要求,努力工作,潼南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潼南人民想念你们哪!特恳请两位老人家在方便的时候回家乡看看。”尚昆同志当即表示:“今年来不及了,明年再安排。”杨宏玉同志深情地回答:“好!谢谢!到时候我们一定恭候!”接着杨宏玉同志话锋一转:“今天已是农历八月初五,中秋佳节将至,我们代表县委、县政府和全县90万人民,向两位老人问好,祝节日愉快,健康长寿!”杨宏玉同志边说边递上仓促中准备的中秋月饼,刘仁俊同志也随即送上从家乡带来的腊肉和香肠。
    见我们要走,尚昆同志一再挽留“吃了晚饭再走嘛”。见我们坚持要走,尚昆同志歉意地说:“很报歉。来来来,一起照张相”。于是,坐在旁边的杨绍明同志敏捷地接过我手中的相机,为我们6人合影,使老人对故乡的情爱成为永恒,也留下了我一生中弥足珍贵的瞬间。照相时,尚昆同志昂首挺胸,笑容满面,并特意安排司机站在刘仁俊同志的右边;白冰同志习惯地整理服装,标准的立正姿式,透露出职业军人的高素质。见我隔得较远,白冰同志拉住我的手,轻声地、和蔼地说:“靠近点,靠近点。”
    握别时,尚昆同志和白冰同志两位老人宽大温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并执意要送到大门口。工作人员提醒起风了,杨宏玉同志和刘仁俊同志再三劝阻,两位老人才在客厅门口停下来。同时,尚昆同志喊住工作人员:“晚饭一定要安排好。”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尚昆同志和白冰同志,回首那普通的小院时,只见夕阳给它抹上了一层金黄,显得既富丽又宏伟,河岸的白杨也似乎更加高大而独具风流!
   (作者:余晓贵   原潼南县民政局副局长)
     
发表于 2007-7-20 08: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中山
沙發坐起慢慢欣賞
     
发表于 2007-7-20 09: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