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4690|回复: 3
收起左侧

[其他] 杨尚昆家“邮政大院”里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4 00: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东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讲述人:唐明(潼南杨尚昆陵园管理处副主任、潼南闇公旧居管理所所长,在双江杨家旧居从事解说工作十七年,曾为杨尚昆、廖汉生等解说,被贺国强同志称为“杨史专家”。)
  杨尚昆同志的成长地“邮政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已有160年的历史,杨家在这里已生长了七代人,这处大院在杨尚昆的回忆录里有最为详实的记载。杨尚昆幼时与四哥杨闇公在这里成长,度过童年与少年时代,每一寸土地都是记录,每一个房间都能叙说伟人成长的故事。通过旧居这个窗口,人们可以看到伟人成长的轨迹。杨尚昆旧居的点滴故事,让人们看到当年杨家父辈的开明、进步与爱国,看到杨尚昆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乡情与爱民情。
   门槛的故事:1993年杨尚昆回家时,抬头看见门上的大匾,是江泽民题写的“杨闇公旧居”,他非常高兴,因为在他1987年回乡时就特地叮嘱过:“不要宣传我,要多宣传革命先烈,闇公四哥是我革命的引路人。”因为他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在跨门槛时,我们正要搀扶他。他摆摆手,精神抖擞,红光满面,步履稳健,稳稳地跨进了旧居。一口的乡音:“这个地方我熟悉得很,叫邮政局。”“就办在这里,当年挂有‘开源节流’、‘量入微出’的牌子。”这是传统中国家庭的经商治家理念。
   燕子窝的故事:1997年,90高龄的杨尚昆进门就看见了柱上的燕窝。他说,我们家里还有小燕子,好呀。我在旧居工作了15年,我怕燕子影响清洁卫生,多次赶都赶不走它,而这年,主人回来小燕不归。街坊老人唏嘘地说:“燕子飞来有喜,小燕不归主有伤。”第二年就传来杨尚昆去世的噩耗。现在小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了。杨尚昆与故乡的情多深啊,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对他有心灵的感应。
   停轿间的故事:这间10余平方的小屋,我以前认为是个过道。杨尚昆回家时,陪同他的弟妹告诉我:这是停轿间,而父亲十分的开明,他很少座轿。家里办有私塾,塾师来时坐轿子,旁边的一间小屋就是塾师的住房。这可以看出当年杨重视子女的教育及尊敬塾师的风范。
   读书房的故事:杨尚昆一进门时,就认出了当年读书的地方。他说:“这是我与四哥读书的地方,又叫花厅。”他像天真的孩子那样,竟又坐在当年读书的桌前。他风趣地说:“私塾老师很严历,犯了错误打屁股,那时是把裤子脱了打。”不过,杨家的私塾老师并不十分的古板,他是清末举人,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早就痛恨,在教《百家姓》、《千字文》等之余,就时常发出议论社会不公之言,他把唐代诗人李绅的诗《悯农》写成条幅挂在墙上,而开明的主人也并不反对。书房门前对联也是塾师所写:“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反映出主人家浓浓的书香气。
   天井的故事:我在给杨尚昆解说时,有一位同志说杨主席家里有四合院。杨尚昆笑着当起了解说员。他说:“这不叫四合院,我们四川把它叫着天井。天井,你们不知道,我晓得。”天井是聚光聚气,双江有一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双江人过年时,洗脚水要等过了年倒。也是这个道理。这体现出杨尚昆主席的语言风趣与平易近人。
   清白传家屋的故事:当年,杨尚昆进屋时,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到他大声说:“这是我们杨家老祖宗杨震传下来的,是传家宝。”杨震是东汉大官,一天深夜,县令半夜送来十斤黄金,说没人知道请收下。杨震说出:天知、神知、子知、吾知,谁谓不知?留下清白的名声是给子孙最宝贵的财富。杨尚昆离开潼南时,就紧紧拉着县纪委书记杨昌中的手说,要搞好廉政建设呀!
   与四哥杨闇公的卧室的故事:站在屋外时,杨尚昆就说:“我和四哥的卧室很小,紧挨着父母住房。就是这间。”他进来用手关上门说:“晚上父母关上这道门,出去就要经过父母这间。双江那时晚上热闹得很,我与四哥出去吃小面,父母都不准的。”“早上时,父母就说快进来,太阳照着屁股了,快去书房读书。”二兄弟从小一间屋,杨尚昆在四哥的关心、爱护、帮助下成长,后来又成为人生的导师。这是不一般的兄弟情。
   镜子的故事:杨尚昆回家时,有侄子说:“来看,这是我们家的原物。”杨尚昆走了过来,看了看说:“这是大哥二哥他们从外面带回来的洋玩意呀!”他回头对身边的侄女开玩笑说:“这是你们女孩子用的,我们不用这个!”他说出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女孩子以镜照面整衣冠呀!”他没有说完,我们知道他是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话:以铜为镜整衣冠,以史为镜知兴衰,以人为镜明得失。
   吃花生米的故事:这是杨尚昆亲手栽的,他回来,我们对他说:杨主席这是你栽的树子,一点不老。他说:谢谢同志们管理得好!其实不是我一人栽的,是和哥哥们一起栽的。他就在树下与地方代表座谈,一边品尝他亲手栽的柚子和双江花生米。这时发生了一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杨主席手拿花生米,大声叫着:“刚才那个解说员啦?”于是,便把我叫到身前,亲手给我花生米吃。一个国家领导人,他竟对我这个解说员这样的关怀,我也只是仅仅作了一点解说工作而已。我真正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那种爱民之心、关爱之情。这真是德高无形啊!我在旧居工作了15年了,只要一想起这件事,心里就充满无穷的感动与幸福,成为激励我工作的动力!
   柚子树与家乡水灾的故事:杨尚昆同志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我,1981年家发大水,为了知道家乡的水究竟涨到多高,杨尚昆同志曾问四川的领导,并问去过双江没有?他问家里的那棵柚子树淹到没有?四川话“到”“倒”不分,家乡的领导就说:树子淹到了但是没有倒下!那年的洪水淹到了树脚下。而1998年的洪水淹到树下的石梯。每次家乡有天灾人祸,他都非常的关心,指示地方做好工作,保证乡亲们的生活。
   杨家重视教育的故事:杨尚昆的父亲杨淮清老人是个开明、爱国、厚道之人,是地主中的守成派。他常说:本分、本分、自有你的一份。他重视子女的教育,主张女孩也要读书。他的家,男孩读私塾,女孩陪读。后来,杨尚昆家不仅男孩上了新学,其妹妹们也都到成都、重庆等地的新学念书。而杨尚昆以上的三个兄长都曾留学日本,杨尚昆留学苏联。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开明家庭,才能使杨尚昆兄弟姐妹接受最进步的思想,诞生出这个革命的一家。杨尚昆一家兄弟姐妹排名共二十个,过继一个,小时夭折二个,长大成人计有17人,其中地下党员就有6个。
   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94年,杨尚昆同志的妹夫廖汉生来到旧居瞻仰,我为给他解说。他当时说的一句话让大家不解,他说:这里有我的一条人命。原来,1945年,杨尚昆的夫人李伯钊将儿子杨绍京与廖汉生的儿子小毛带回双江老家交给杨淮清老人扶养,对外称是杨剑秋的儿子。由于国民党的盯梢,生病没有及时抢救而不幸死去。我在这里工作,每年清明时节有几个成渝两地的老人祭拜杨淮清墓,一问才知,原来当年跟随杨闇公干革命的同志把子女放到杨家。过年时,杨淮清老人故意说,你们要交生活费,其实根本就没有给任何一点费用,都是杨淮清老人用自家的钱垫上。杨淮清真是个深明大义、同情革命的人。
  (作者:唐明)
     
发表于 2007-7-24 08: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中山
向杨尚昆致敬,他是潼南人民的好兒女
     
发表于 2007-7-24 08: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惠州
顶起/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东莞
唐平看到唐明了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