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论坛

搜索
猜你喜欢
楼主: 舞林天骄
收起左侧

[八卦] 打油诗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无题

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

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

刘骥是苏洵的友人。苏洵26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女儿,邀请刘骥赴宴。刘骥醉后吟了一首“弄瓦”(生女之谓)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对人妻子之敬称)莫非一瓦窑?”刘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儿,就借机对其戏谑和调侃,反映了他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这是不可取的。但诗中浓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无题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代有位宰相叫张英,其老家宅前有块空地,与吴姓为邻。吴家盖房越界侵占时,家人驰书到京城,想让张英出面干预。可是这位“宰相肚里能撑船”,写了四句打油诗寄回。诗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诗,遂拟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留下的这六尺地,后人称之为“六尺巷”,至今犹存,传为美谈。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无题

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

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

清代陕甘总督杨遇春,一日游卧佛寺,就吟了一首上品的打油诗:“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我若陪你睡,江山谁人保。”此诗格调颇高,诗意甚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无题

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

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做判通。

清朝的康熙是一个颇有文化素养的皇帝。据说他在一次出游中,因一翰林学士把路旁一尊名曰“翁仲”的石人像说成“仲翁”,回宫之后,就因此写了一首反语打油诗:“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做判通。”此诗妙在将错就错,以讹反讹。翰林学士把“翁仲”读作“仲翁”,他就在诗中故意把“功夫”、“翰林”、“通判”三词统统来个颠倒,用这一连串的反语冷嘲热讽,奚落戏弄,十分辛辣,而且机智俏皮,幽默风趣,读来可笑而又感有一种含蓄之美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金鸡报晓》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别看他出身贫寒,识字不多,是个老粗,但他在登基称帝时,却心窍大开,才思奔涌,吟出一首令群臣大惊的《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这是一首十分可笑而又气魄不凡的打油诗。它反映出作者对新的一天的企盼、信心和喜悦之情。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无题

少小休勤学,文章误了身。

辽东三万里,尽是读书人。

冯彻是明代的朝廷御史,因直言劝谏,得罪了皇上,被发配至辽东。他申诉无门,便埋怨起读书来了。于是忆起北宋汪洙的一首《劝学诗》:“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遂一反其意,做了一首剥皮打油诗:“”他把现实中荒谬的世相展示给人们,把是与非、美与丑完全翻了个,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奇趣,由对诗中荒唐的说教感到滑稽可笑,再到有所启悟,从而认识诗中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感叹官场的黑暗和皇上的昏庸。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南京民谣》

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1927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格调幽默风趣,语言通俗如话,生动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咏国民党纸币》

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

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

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

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各个年代现实的打油诗,如五十年代,有一首《干部下乡》的民谣打油诗:“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干部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3: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深圳
《咏原子弹》

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

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陈毅外长写了《咏原子弹》的打油诗:“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这是针对美帝的核垄断、核讹诈和核威胁的,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