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感怀

[复制链接]
评论25
我舍能佛 发表于 2014-2-20 21: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泪残 发表于 2014-2-20 20:03
是啊,如要“比到箍箍买鸭蛋”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希望不要影响到楼主的创作积极性吧!我的本意也仅仅是为 ...

       其实你有点误会,我并没丝毫指责你的意思。中国律诗的“格律”太严太严了(今日我看杜甫和其他名家的律诗,完全入格的难见一、二)。这种刻版的“格律”真的束缚人的思维,不便诗人的发挥。当然这与当时“科举”制度有关,试想一个考官判你的诗不入格,考生的前途也就完了,谁敢不遵。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晓风泪残 发表于 2014-2-21 08:2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仄相应,出入相和,是为了抑扬顿挫的美感,自有其可取之处。鉴于格律的束缚 ,才有了现代诗的。许多诗确实没按正格写,多是变格。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舍能佛 发表于 2014-2-21 09: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泪残 发表于 2014-2-21 08:23
平仄相应,出入相和,是为了抑扬顿挫的美感,自有其可取之处。鉴于格律的束缚 ,才有了现代诗的。许多诗确 ...

       诗(包括“五·四”运动后的好新诗)一点不讲究“平仄”,也是没有的,只不过跳出了律诗的“格律”套子。
       但现在很多的新诗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也不管能否诵读,都自由得不能再自由(只要是分一下行,就是诗)。所以有人对诗人们说:古诗我还背得几首,新诗难得背出两行。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霸气勿漏 发表于 2014-2-21 11: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不明但觉厉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舍能佛 发表于 2014-2-21 12: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sleepy: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舍能佛 发表于 2014-2-22 14: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看看今日在《论坛》“文学天地”上发的《潼城再抒怀》一诗,主要是为老朋友写的。
欢迎使用本站,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打造纯净的社区互动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信息举报|无图浏览|用户申诉|手机版|APP客户端|涪畔生活 ( 渝ICP备14010238号-7 )

GMT+8, 2025-5-5 13:46 , Processed in 0.0182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