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至潼南(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8 m6 q7 _) U: |
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南充至潼南(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向社会各界公告如下内容:0 ~% p" u8 s& v b& q* x4 c4 \! O* @
' G4 s a# q8 I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K$ e: ~; H4 Z: F: F
- d% Z% Q# J7 }5 T" s& V 1、建设项目名称:南充至潼南(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 |5 J( L# g. u" r6 \
2、项目概要:
) N4 Z. R5 z- p (1)路线走向及技术标准:2 P; x7 R) O% Q. s3 v
南充至潼南(四川境)高速公路工程起于南充市顺庆区新复乡江家山村黄地坝,上跨广南高速并形成枢纽互通,经南充市嘉陵区石楼乡、花园乡、木老乡、世阳镇、安平镇、龙岭镇、华兴乡、安福镇后,进入遂宁市蓬溪县境内,经农兴乡、蓬南镇、群利镇,在蓬南镇同遂宁至广安高速公路相交,设置蓬南枢纽互通,止于楠木湾(川渝界)。路线全长60.540km,设计速度80km/h,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度24.5m。
. ~9 T, Z$ h. k% _% \1 G$ L: L, G (2)主要控制点:) Z! v7 v; T" x% K( G( _1 [" I
本项目以南充市、蓬溪县、潼南县为主要控制点。
$ W9 `, K# [. }2 z W9 j! t+ z (3)建设规模
- P& R7 |) M! w! X& v) d推荐方案的主要建设规模:设桥梁7124m/57座,占路线总长的11.8%;设隧道5675m/6座,占路线总长的9.4%;桥隧比21.2%;设枢纽互通3处,一般互通5处,服务区2处;永久占地6929亩;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36万立方米。
0 }4 [7 E3 w0 ]' K5 l8 L% y" p估算总投资约53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755万元。
6 K' [- _6 t6 t (4)建设时间3 j; k! j' }3 h ?$ C/ V7 J! z
本项目计划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2017年底建成通车,建设工期3年。
6 W4 ~8 k7 @! z5 g7 S(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N( W2 Z% u$ A) i
建设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N$ Q% @0 X- m
联系方式:028-85525302 联系人:张静
7 t6 L; U( ]+ U1 F) Z地 址:成都市武侯祠大街180号 邮 编:610041! X g$ l$ |6 z9 w! |* T9 B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4 h* z9 @, \$ d9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O# S6 O3 w9 ], M: w% a9 I/ ~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208号
0 j9 g0 @/ _. q+ U; M联系方式:028-86919803 联系人:王泽林
* q4 | m% Z* N* u联系邮箱:22596325@qq.com( c4 {1 d+ ^9 B. B! e
地 址:成都市太升北路35号 邮 编:6100175 i, x& M. w7 w9 F8 F- s4 f/ e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 S$ N( _4 ~! [4 j" l
1、工作程序% M# O) R! i) f+ y6 }7 t2 R
建设单位委托-第一次公示-文件资料收集、研究-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环保主管单位审查批复。
7 n) H7 a4 R/ s& n) w2、主要工作内容
7 N4 w4 a5 G5 C) J) B# B# [8 L工程现场踏勘及环境敏感点调查;阐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环境现状监测;对工程施工期、营运期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建议。
3 j$ n3 P9 ~, W" m; G. D(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7 Z2 D2 F9 i: |2 C2 \8 N
本次拟通过公众参与了解沿线公众对该公路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3 E5 m+ [2 D: C/ v7 U
1、对环境质量现状的认识;
6 h7 ~" w, o! {8 |! q2、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意见; q: P+ f9 P6 A
3、公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
0 J$ V3 k! [7 w Q4 f9 e Q4、公众对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3 f9 [# W+ D% c8 L(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1 v0 ]# p# |1 C7 {5 r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8 T2 ^. e+ L; T2 N# J, S
在报告书报送审批前,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还将举行第二次公众参与,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在此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_0 \& D5 q7 o/ ^9 q$ V5 x
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 l3 c* ^& K9 S0 j9 j
1 N( I. A8 K6 h& Q! X" { 时间:2014年06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