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影响旅游行为实现的重要因子,是旅游地能否开发的先决条件,交通网络的打造,将给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县各镇街通过搭建交通平台,立足自身特色,打造生态文化名片,推动旅游项目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
: o$ Z# ] _3 e- @! N/ j; A2 {9 z7 }, x3 F6 g: E' U. `4 m
完善交通线路 游客出行更快捷
9 O% o8 O$ s8 n) \- j
8 M( Y' X; ~7 @( z* l; l( H 当前,我县正围绕 “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建设新潼南,全面实施“旅游强县”战略。透过潼南旅游的发展前景,我们看到的是交通发展对全县旅游产业产生的拉动效应。
, [) I0 n' X: G# m
, v+ D- ]( X4 k: _ @ q6 b “将本地景区纳入便捷的交通网络,有利于拉动和做大‘长线游’,从而促进我县旅游产业良性发展。”县交委主任张红军说。 近年来,我县着力完善路网建设,提升出行服务质量,努力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要素保障。具体来说,交委围绕“吃、住、行、游、购、乐”几大要素中的“行”,加强功能配套和对接服务,先后启动实施7项总投资达15亿元的重点工程,“一桥”、“一路”及绕城路建设,有效拓展了城市空间;193公里国省道路全部实施改造升级,建设鹭鸶溪大桥、柏梓大桥,进一步提升区域内道路通行能力;规划建设现代农村示范区道路,打造特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快车道;利用渝遂快速铁路、渝遂高速公路及涪琼两江水运,我县大交通网络格局初步形成。
+ ?& G, ^) W( A" J: l4 m/ W" G; T S
在出行服务方面,我县开通省际、县际班线客运线路40条,农村客运线路76条,城市公交线路5条,基本实现了城市规划区内公交全覆盖;投放出租汽车200台,旅游高峰期及节庆期间“打的难”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此外,还完成了公交车、出租车外观改造,推行公交车IC卡收费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扮靓城市形象。
7 V8 D& J7 o2 P! t( X: v' b s' [8 L4 s4 |& Z& K* G* ~7 r
张红军介绍,围绕我县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交通人不遗余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譬如加强对外快速通道建设,争取尽快启动南(充)泸(州)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国道351(潼南—合川)升级改造,连接周边的大足、合川、广安等区(市)县旅游景点,形成旅游大环线;促进景区之间快速转换,规划建设北(碚)安(岳)高速公路,使高速公路直接通往崇龛菜花景区、双江古镇等主要景点,实施县城—太安罐坝—柏梓—崇龛—双江—县城76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道路建设,形成县内旅游闭合小环线;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开通主要景区旅游专线,加强客运车辆换代升级,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出行服务;推行交通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壮大交通志愿服务队伍,加强管理,提升队伍素质,利用旅游旺季和重大节假日,深入景区、车站、码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温馨的出行环境。”
r& h: b4 C4 U$ B8 R: {) J$ k: m( |" x0 Q" `, O
立足自身特色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 ?( O7 m0 x9 Y8 \' p& V5 i# `: s& J2 w+ d/ j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有了交通铺路,全县各镇街正按照当今旅游发展的新趋向对旅游线路进行细化和优化,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 a+ L# o- a. Z2 r
* M5 W& L' S }; B+ N' B3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