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文学的理解% y9 ?+ z5 B6 o& U
$ Q3 `3 `7 r9 e# V6 b3 L 要理解“义工文学”,首先要了解“打工文学”。 ; J2 ~; Z, y; r$ T3 ]* I( f0 c
“打工文学”是指反映“打工”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剧作等各类文学体裁。广义上讲,打工文学既包括打工者自己的文学创作,也包括一些文人作家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若将其内涵及外延做进一步拓展,它便不仅仅停留在南方,而由南国扩展到内地乃至走向海外。……但如果要对打工文学做一个稍微严格的界定,那么,所谓打工文学主要是指由下层打工者自己创作的以打工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创作范围主要在南中国沿海开放城市。
( q ^3 o5 u, W" F6 v& f , 2 g1 t2 a( T. P
“打工文学”最先出现在广东,即深圳宝安区的三十一区,以王十月、张伟明、安子等为代表的作家群体为第一代“打工作家”,因为广东珠三角有3000多万外来务工者,“打工文学”便宝安的三十一区应运而生,几乎影响了那一代漂泊南方的异乡人。
0 z( G! h3 z2 t1 A8 G& k7 h% b 打工文学作为一种来自底层的文学现象,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但时代在发展,作为深圳文明的城市象征——红马甲的“义工”,也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关注,“义工”也从深圳走向了全国,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宣扬义工,宣扬义工精神! / C7 V; [. ~: D6 l
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义工文学”也被深圳文学界所关注,2008年,深圳宝安区义工联出版了《爱心·成长·家园》一书,也正式提出了“义工文学”这一概念,也被深圳文学界学者开始讨论和关注,很多学者寄于希望深圳的“义工”,要往更高的层面发展。深圳文联、深圳作家协会也提出了,要大力扶植义工参与到“义工文学”中来,使“义工文学”能和“打工文学”一样的,从深圳走向全国,从而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有爱心,从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 C, K( D9 D2 S2 [# i' |2 \
深圳市宝安区义工联网站编辑中心负责人袁子弹作为深圳的一名资深互联人士和宝安的一名打工作家、诗人,在为宝安义工、深圳义工的宣传,新闻采写、义工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一背景之下,他以自己的经历出版了一本他的自传体新书《心灵·历程·感悟——生命的另一种美丽》,在2009年3·5学雷锋日,即深圳义工节到来之际,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关爱办主办,宝安区义工联等单位承办的袁子弹新书首发式仪式上,深圳文联、深圳作家协会和宝安义工联授予了他“深圳义工作家”称号,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杨宏海提出“义工文学,将由深圳义工作家袁子弹为首的作家,开始深入的去研究义工文化,用一种新的思想领域,去深入研究义工文化”,就这样,“义工文学”也正式推向了正式的舞台,“义工作家”也正式的成为了一个品牌,深圳第一代“打工作家”之一的安子指出,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袁子弹也是“中国义工作家”的第一人,所以,深圳的媒体也给予袁子弹 “中国第一义工作家”的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