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铜梁就很有钱,从公布的统计数字看,也好不了多少。没有哪一个县城不是靠经营城市发展城市。关键是,潼南过去和铜梁是差不多的,曾经铜梁的旧城还比不上潼南的旧城大气。铜梁最先发力就是从路开始的,从县城到西泉山那段段连续升级两遍。铜梁县为修路还搞过集资的。N年前就搞的白龙大道,那时候的铜梁县就更没得多少钱。但那时的建设成本低。土地拆迁成本低的时代,那个时候铜梁就晓得抓城市骨架道路建设了,而潼南没有。铜梁的旧城改造,观念和荣昌差不多,都是把整个县城通盘考虑整体规划的。旧城拆了街道布局不合适的都进行了调整。有点坡度的城市是立体的城市。重庆是,香港除了填海造地建城也是有坡地建城的。关*键*是*你怎么来规划和利用自然地势。从上面的图片看,铜梁那片较平地势的不远处也是不少馒头坡,这种平缓的浅丘地势潼南城周也是不少的。 ( C4 _5 R7 {$ t6 H5 |# S( ]
; k* N2 S! I4 E) x7 @8 X8 P/ g. W
事实上除了骨架路网是ZF负责,场内地盘大多是开发商在平整。开发商不笨,因地制宜,不少就是利用原生态的地形造景,有的小坡坡推了也值,如盐关垭口,推下去那么深,地下停车库也有了,基础也硬了,何乐而不为。 / C e+ w* x1 \; F" B: I
% ]( j( B$ f+ X大佛坝是个好地方,曾经的古遂宁郡治所,盆中宝地。 . p6 ?, I. v" y+ x; }. x
+ Z7 ^# R6 \- P: |+ l
但是也没听说有哪个网友或专家会要求潼南ZF去把寨子坡推平。我们讨论的是潼南城市的扩张哈,以及如何把旧城改造的档资提升一哈,而不是讨论如何把寨子坡下面江边这片“狭长的地带”建成三五十平方公里的城市(估计神仙也没这本事)。
& x/ R% u! [" N4 m& ]
- K$ \" t y+ {" b; w, G2 I9 ^7 }不否定潼南落后有其历史的原因,也不否定潼南城市发展有其客观困难。但是你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铜梁、荣昌这些周边地方,哪一个给你说不出发展史上的一大堆困难和艰难。
& {/ U+ m! ~/ X7 [: B, D5 l, u8 u0 D4 K2 ~4 p/ [; v: |
哎,算了,不说了,没意思。落后都有原因,但观念、方法和努力就一直不存在问题?没有三套几套的比选方案,你就怎么肯定你的规划和方案是最好的呢?借口永远只能是借口。网友不在网上发言不代表老百姓就不在社会上议论,潼南人总是关心家乡的发展,也总是会不自觉的要做比较的。“它山之石”无非是希望潼南能够借鉴其他地方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这并不否定潼南ZF有关方面的努力和付出,只是这种努力和付出有多大,如果你不详细的说明,老百姓也只能凭结果来分析。但是有一点我主观地臆断是差不多的,潼南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铜梁这些地方同样遇到的。 ( j! b/ g7 z% |5 f& s- g$ ~
铜梁未必都是平地,以前到重庆一入铜城就是下坡的,在下面看邱少云也是立在坡坡上的。你羡慕别的县城原来地势就比较开阔平整,可别人也羡慕潼南有两条江,地势可以开发整理,但江河却是不想要就能够得到的。
9 D5 W; k1 @, j9 p$ I/ e/ |$ \4 p+ Y. r
潼南有坡地也有平坝,更有江河,潼南,自然条件其实真的很好。江河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就凭这一点,潼南城市发展就该比别的地方好。
" o* R$ G+ s3 d0 `0 ~
1 w; E+ z, g8 u$ E9 @$ i无意冒犯哪路神仙,只是屁民的浅见,权当YY,不作数的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