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依托成渝高速公路(含复线)和成渝高铁,构建汽车、IT零部件配套企业和都市消费品走廊;二是依托渝遂、渝合高速公路和兰渝、渝怀铁路及嘉陵江、长江等构建石油天然气化工走廊;三是依托长江和成渝、渝黔、渝泸高速及成渝、渝昆、渝黔铁路,构建特色资源加工走廊,共同争取纳入成渝城市群规划。) ~3 I) }; e. d) [9 h( Q+ @
0 `9 ~- q' R1 c! ?* {$ F
在能源产业方面,将共同构建电力、石油、天然气三类管网通道,提高川渝现有电力交流联络通道利用率,加快推进川渝输电第三通道建设。! v& x0 {- p, U
& I( d% f+ ^ x. c, \- F1 j: w/ I4 i
此外,还将鼓励两地龙头企业在广安、达州、巴中等地深化合作,在潼南、南充、资阳、遂宁和攀西地区等地建设农产品直供基地,共同构建粮食、蔬菜、肉制品、水产品、奶制品五大产品产销链。”, R4 F, q3 t( g* o6 N& E; T6 `& B& }# E
; ?$ V: ]5 a, W9 G. k* O
显然,这个产业带规划是和国家的成渝经济区的产业规划相近似的。本人表示不太完全赞同。如化工,泸州化工应该算是川渝地区龙头之一吧?自贡的盐化工也不错吧?可汽车、IT和都市消费品走廊就偏偏落到南线呢?南线地区受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的恩惠,领先发展了几十年,现在的规划仍然将一些新型的优势的产业放到南线,应该是南线的声音历来就比较高。) t; L Z6 _6 m: b. F
渝蓉中线或北线,石油天然气化工走廊,这个也太粗了。长寿是重庆的化工老大没得错。潼南也完全可以大力发展以天然气资源为支撑的化工及能源产业。但是同样也非常适合发展汽车、IT及城市消费器工业啊。
( L. w" t! w& t% A. i 再说,农产品保供基地,最应该的重点是放在川西坝子、川南沿长江及其支流的浅丘或丘陵地区。潼南这些地方当然也可以继续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但更应该结合现代都市观光、休闲产业来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过去潼南的农业比较突出是因为工业园区规划晚,工业发展起步晚,工业不发达,所以农业就成为唯一的长项。虽然,经过N多年的打造,有了西部绿色菜都的名号,但在潼南地区经济中,农业的占比应该继续下降(这当然不是要农业倒退,而是要靠二、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来相对降低一产的比例)并且品质应该继续提高。) T" b" \: I2 ?8 d! D8 W
0 Q H; X) A& A7 N
话又说回来,这种区域规划或合作备忘录,是一个引导性的。一个区县或者一个地区,要想自己在区域发展中有更重要的地位,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还是要靠自身不懈努力的加快优势、优质产业的发展。如果潼南哪一天IT产业或其他某个优质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形成了规模集群,成为了事实上的新型工业基地。到那时,别人想不承认都不行,区域规划想无视都不可能。
3 p% ]" U' g# b. @3 T* F. l8 K: b 对自己不利的规划,管它呢,埋头发展好自己的优质产业,把潼南建设成为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示范窗口、新型工业基地,那才是真的。. L5 p9 L, u$ O u" k0 r
8 n# X# Y8 G1 |. `; c
|